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7月4日電 (劉洋)7月4日,“螺旋槳切割云層的聲音——飛虎隊抗戰記憶與和平守望特展”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通過展出“飛虎隊”駝峰航線臂章、二戰駝峰飛行員協會名錄等珍貴文物和照片,重現飛虎隊的組建歷程和中美空軍并肩作戰的歷史。
圖為“螺旋槳切割云層的聲音——飛虎隊抗戰記憶與和平守望特展”展出的二戰駝峰飛行員協會名錄等文物。 劉洋 攝
1941年,陳納德將軍率領一批美國青年來華,組建“中國空軍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與中國軍民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這支被中國民眾親切稱為“飛虎隊”的部隊,在滇緬公路被日軍切斷后,冒險開辟了穿越喜馬拉雅山脈的“駝峰航線”,為中國運送戰略物資。
云南省飛虎隊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甘云受訪時說,抗日戰爭初期,昆明幾乎沒有防空力量。飛虎隊首戰告捷后,昆明百姓歡呼終于不用再躲藏。在艱苦的飛行作戰中,中美兩國人民結下深厚友誼,比如云南群眾救助受傷跳傘的飛虎隊隊員躲開日軍追捕,對于飛機碎片和犧牲的隊員也妥善掩埋并標記。
甘云還在現場分享了兩位飛虎隊華僑隊員陳炳靖、何永道的故事。他表示,在飛虎隊員中也有不少華僑華人,他們積極響應號召奔赴前線支持中國抗日,成為抗戰隊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多位抗日空軍英烈和中美空軍混合團成員的后代也來到開幕式現場。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三戰斗機大隊分隊長邢海帆的孫子雷明表示,駝峰航線飛行風險巨大,不少飛行員獻出寶貴生命。20世紀90年代,他的爺爺同一眾老兵推動建設駝峰飛行紀念碑,以告慰犧牲戰友的英靈,銘記這段歷史。(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