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荔枝上市的季節,甘甜多汁的果肉,雖然吃多了容易上火,但依然有很多人會買幾斤回家解解饞。
吃完的荔枝殼和荔枝核,一般都是直接被丟掉。
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是,荔枝核別急著扔掉。只需要在水里浸泡22天,就可以長成超美的“粉盆栽”。非常簡單、有趣的水培項目,輕松打造出一片清新可愛的“粉色小森林”!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詳細的培養步驟,其實蠻簡單的,就是需要一些時間。前后22天,收獲好看的“粉盆栽”!
1、浸泡喚醒(3-5天)
把吃剩下的荔枝核清洗干凈,然后放進容器里面,加一些清水浸泡。
早晚各換水一次,保持水質清潔,否則天氣太熱容易變質。
荔枝殼浸泡3-5天左右,頂部就會自然裂開,露出內部的芽頭。
2、催發萌芽
把裂口的荔枝核撈出來,用干凈的洗臉布或者濕巾,包裹住它們。
每天都要給它們加水或者噴水,保持濕潤。大概一周左右的時間,小嫩芽就會從裂口里面鉆出來。
如果超過10天還沒有發芽,就代表這個荔枝核不好,及時剔除掉,避免浸泡久了發霉、長毛,影響其他的果核。
3、水培養護
等荔枝核發芽之后,就可以“搬家”了。找一個玻璃杯、咖啡杯之類的容器。
在容器口覆蓋一個帶網孔的支撐物,比如小網兜、塑料網格片等等。實在沒有,就在被子底部裝一些小石子,墊高就行。
然后把荔枝核發芽的部位朝下,整齊擺放在豌豆上面。要確保容器里面的水,能夠接觸到嫩芽的根部,讓根部能夠吸收水分。
4、“暗場”培養
想要獲得粉色樹葉的秘訣,就是要把水培的容器放在完全避光的環境。比如:柜子、箱子里面。
黑暗能夠阻礙葉片進行關合作用,組織葉綠素生成。沒有葉綠素,就會導致葉片呈現出粉紅色。
在沒有光的條件下,大概到第3周(22天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長出粉嫩的盆栽。多培養幾盆,或者找個大點的容器,多放一些荔枝殼,就可以擁有一片粉嫩的“小森林!”
一旦把粉色的盆栽放到有光的地方,葉片就會迅速進行光合作用。葉綠素逐漸生成,原本粉色的葉片,慢慢轉變成綠色。
水培的過程非常簡單,還可以觀察荔枝核從休眠到發芽,從粉葉、見光后轉綠的全過程,充滿趣味性。并且,還有美化空間的作用,22天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粉紅小森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