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日當天,特朗普終于要如愿?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在美眾議院以218:214的微弱優勢涉險通過!趕在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讓特朗普簽字討個好彩頭。特朗普甚至放話,要在B-2、F-22飛過頭頂時簽署這項法案,開心之情溢于言表。
這一法案今年5月在眾議院艱難通過后,又經歷了參議院“馬拉松”投票、共和黨議員倒戈等各種波折,最終又因修改幅度過大返回眾議院再審才最終通過。
“大而美”法案確實夠“大”,單文本就940頁,曾現場宣讀了16小時。其核心是未來10年減稅4萬億美元、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本質是一場“分蛋糕”的利益重構。美國政府將在現有財政盤子基礎上,重新分配誰拿多少的問題。
法案下的“贏家”與“輸家”界限分明:以馬斯克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成最大輸家,政府對風能、太陽能的支持終止,電動汽車稅收減免被取消;而化石燃料行業和傳統車企則直接受益,這也是馬斯克暴怒的原因之一。
其次,稅收調整更顯“劫貧濟富”。大規模減稅主要面向企業主和富裕階層,比如富人們最頭疼的遺產稅免稅額再度提高,而削減開支卻精準打擊窮人,比如食品券砍2600 億、醫療補助減6000億,食物援助年齡門檻提高十歲。對富人是錦上添花,對窮人卻是雪中“奪”炭。
此外,法案在削減民生福利的同時,增加了數百億美元軍工開支,進一步強化政府與軍工集團的利益捆綁。有議員直言,這就是“劫貧濟富法案”,只會加劇貧富分化與社會撕裂。
特朗普競選時口口聲聲要解決美國龐大的國債問題,但上任未滿半年,卻再次提高債務上限,將這個不知何時但終將會爆的“雷”,繼續擊鼓傳花下去。這場在撕裂中通過的法案,終將加深美國社會的深層裂痕。
編輯: 陳佳雯
責編: 葉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