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收到南京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那個夜晚,寂靜的房間里彌漫著一種復雜的氛圍。我和她媽在床上輾轉反側,整宿都沒能合眼。窗外的月光透過斑駁的樹影灑在地板上,就像我們此刻紛亂的思緒。
去年,女兒順利進入南方電網工作,那時候全家都松了一口氣,心里踏實得如同腳下踩上了堅實的土地。南方電網,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認知里,那可是妥妥的金飯碗,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多少人擠破頭都想進去。女兒能得到這樣的機會,我們覺得她未來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
然而,誰也沒想到,她竟然瞞著我們偷偷備考研究生。當那份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擺在我們面前時,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中炸開了。這個“驚喜”來得太突然,讓我們一時之間有些不知所措。
女兒現在在電網每個月能有八千多的月薪,工作也算輕松。但要是離職去讀研,按照合同規定,得賠五萬的違約金。這五萬塊錢,對于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未來的路充滿了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她讀完研之后會是什么樣的情況。
她的導師私下跟我透露,南大電氣碩士平均起薪確實比較高,從數據和行業趨勢來看,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但他也提到,去年進電網的碩士生人數只有本科生的一半。這組數據讓我心里犯起了嘀咕,研究生畢業后進入電網的機會變少了,那女兒讀完研出來會不會面臨就業的難題呢?
想起同事表弟的經歷,更是讓我憂心忡忡。前年,他辭了煙草局的工作去讀研,那時候大家都覺得他有魄力,追求更高的學歷和更好的發展。可誰能想到,到現在他還在考編的考場里打轉,工作一直沒有著落。看著他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四處奔波,我真擔心女兒也會走上這樣的路。
為了女兒的事情,我和她爸跑遍了她所在的單位,詢問關于離職讀研的政策。每到一個部門,我們都小心翼翼地詢問,希望能得到一些好的消息。領導聽了我們的來意,只是直嘆氣,說這三年來,單位里讀研離職的年輕人數量漲了四倍,但回原單位的至今就只有兩個。這組數據就像一盆冷水,澆滅了我們心里僅存的一絲希望。
就在我們感到絕望的時候,人事科的姑娘悄悄提醒我們,要是能跟南京那邊的學校簽定向培養協議,說不定能保住女兒在電網的崗位。這個消息就像黑暗中突然出現的一絲曙光,讓我們看到了一線生機。
這兩天,我看著閨女眼睛里閃爍著的光芒,心里既心疼又無奈。我們這輩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一輩子平平安安的。在我們眼里,電網就是那個能讓她衣食無憂的金飯碗。可現在的年輕人不一樣,他們整天在手機里刷著各種關于“35歲被優化”的帖子,對未來充滿了危機感。女兒書桌上貼的那張便簽,上面寫著:“考上是新起點,不是退路”。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也讓我開始反思我們的觀念是不是真的過時了。
其實,這哪里是簡單的工作和學歷二選一的問題啊,分明是新老兩代人的飯碗觀念在較勁。我們害怕她丟了現成的熱飯,過不上安穩的日子;而她卻擔心將來沒有鍋做飯,想要去追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經過一番思考,我和她媽終于想通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我們不能用我們的觀念去束縛她。昨兒,我給她轉了一筆錢,當作違約金的預備金。那封錄取通知書,現在還端端正正地擺在供桌上,供桌被我擦得比飯碗還亮堂。
我想,這不僅是對她努力的一種尊重,也是對她未來的一種期許。希望她能在新的起點上,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