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云開高速
截至2025年1月,巫溪段土建工程形象進度已達98.5%,路基、橋涵、隧道工程基本完成。水穩層鋪設及附屬設施建設同步推進,計劃2025年3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量。鳳凰特大橋、紅池壩服務區等控制性工程已完工,具備通車條件。監控、照明系統安裝完成90%;邊坡綠化及服務區景觀提升進入收尾階段。2025年3月底前全線建成通車。確保2025年春運期間(2月中旬)具備分段通車條件,緩解巫溪至云陽段交通壓力。
巫溪樞紐互通,巫溪縣城南側,銜接G6911奉溪高速、巫鎮高速及兩巫高速。實現多條高速路網轉換,日均車流量預計超1.5萬輛,成為渝東北交通轉換樞紐。紅池壩開放式服務區,文峰鎮金盆村,上蓋式設計,主線高速公路從服務區下穿。集停車、加油、旅游咨詢于一體,連接紅池壩4A景區,設置觀景平臺,可眺望紅池壩草原風光,年游客接待能力超50萬人次。朝陽互通,朝陽鎮,連接省道S201,服務紅池壩景區北線旅游帶。推動景區與高速路網無縫對接,帶動周邊民宿、農家樂集群發展。
巫溪段總投資:約50億元(含土建、機電、服務區等),占總投資222.5億元的22.5%。巫溪縣:鳳凰鎮、菱角鎮:農產品外運效率提升40%,年增收超8000萬元;文峰鎮:依托紅池壩服務區,文旅產業年產值預計突破3億元;朝陽鎮:改善紅池壩景區交通條件,冬季滑雪游客接待能力提升50%。串聯巫溪、云陽、開州,形成“1小時經濟圈”,物流成本降低25%;串聯紅池壩、雪寶山、漢豐湖等景點,預計年旅游收入增長30%;沿線14個鄉鎮300萬居民出行條件改善,農產品運輸成本下降30%。采用透水瀝青路面及邊坡生態防護技術,減少水土流失;紅池壩服務區試點5G+物聯網系統,實時發布景區客流及路況信息。
巫云開高速(巫溪段)是渝東北“交通+旅游”融合示范工程,建成后將徹底改變巫溪“交通末梢”地位,形成“高速+景區+產業”聯動發展模式。項目總投資50億元,惠及巫溪縣80%以上鄉鎮,預計年降低物流成本超1.2億元,推動巫溪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1小時通勤圈”。
兩巫高速
2025年2月,巫溪縣與北新路橋集團、福建閩港投等企業洽談復工事宜,計劃2025年上半年全面復工。: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可研、初步設計及施工圖批復,墨斗互通部分工程基本完成,但因原投資方退出,剩余工程暫緩。2025年6月底前需完成新投資人招商,9月底啟動征地拆遷,12月底完成“三通一平”。2025年三季度前復工,2026年完成主體工程,2027年通車。若2025年順利復工,預計2027年底至2028年初全線通車。
墨斗城樞紐互通,巫溪縣城南側,銜接巫鎮高速(G6911)。實現兩巫高速與巫鎮高速、滬蓉高速轉換,日均車流量預計超1.2萬輛,緩解城區交通壓力。福田互通,巫山縣福田鎮,服務福田茶園及鄉村旅游。推動農旅融合,帶動周邊民宿、茶葉產業升級。龍溪互通,巫山縣龍溪鎮,連接G242國道。優化縣域南北向交通,促進礦產資源和農產品外運。花臺互通,巫溪縣花臺鄉,毗鄰紅池壩景區。設置旅游觀景臺,直通紅池壩4A景區,年游客集散量預計超30萬人次。
總投資額:約64.21億元,巫溪縣:巫溪城區:縮短至巫山車程至30分鐘,改善城區擁堵;花臺鄉、福田鎮:推動紅池壩景區開發,年旅游收入預計增長25%;龍溪鎮:礦產運輸效率提升40%,年產值增加1.5億元。巫山縣:福田鎮、龍溪鎮:農產品外運成本下降30%,助力鄉村振興。填補巫溪至巫山高速空白,形成渝東北“大動脈”,物流成本降低20%;串聯紅池壩、小三峽、神農架等景區,打造“3小時旅游圈”;預計年促進沿線GDP增長超8億元,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采用橋梁跨越生態敏感區,減少對自然山體的開挖,保護紅池壩草原生態。試點BIM技術管理施工,實時監控橋梁沉降及隧道安全。
兩巫高速(巫溪段)是渝東北交通網的關鍵工程,建成后將徹底改變巫溪“斷頭路”困境,形成與巫山、奉節的快速通道。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復工后首期),惠及巫溪、巫山兩縣10余個鄉鎮,預計年降低物流成本超1億元,為“大三峽”旅游經濟帶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