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全球軍事裝備制造供應鏈深度交織的當下,中國憑借完善的工業體系,在零部件生產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然而,根據據《今日印度》當地時間7月2日報道,印度單方面掀起風波。
莫迪
印度國防部下令,對武器采購系統開啟全面清查,誓要將裝備中的中國零部件“一網打盡”,這場聲勢浩大的軍備“大清洗”背后,是印度毫無根據的擔憂。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
害怕中國零件影響戰力,甚至將作戰失利歸咎于此,可當印度執著于清除所謂“隱患”時,有一種東西他們無法清除,這件東西是什么呢?
印度軍隊要清除中國制造?
印度軍隊清除中國制造的行動,是以國防部的命令為開端,他們迅速在軍隊內部及軍工企業間展開。
首先是軍方成立了專門的清查小組,由國防部高級官員牽頭,聯合軍工企業技術人員、后勤保障部門人員,對現有武器裝備的采購清單、零部件來源記錄進行排查。
圖片來源網絡
他們翻遍檔案室塵封的合同文件,對照裝備型號逐一核對零部件產地信息,對于難以確認的部分,還聯系供應商要求提供更詳細的資料。
在實際裝備核查階段,清查小組深入軍隊各個基地,對戰斗機、坦克、軍艦等武器裝備進行拆解檢查。
圖片來源網絡
工程師們小心地拆卸電子控制系統、動力裝置等關鍵部位,仔細查看每一個零件上的標識和編碼,通過專業儀器檢測材質與工藝,試圖找出來自中國的零部件。
而隨著清查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隱藏在復雜系統中的中國零部件被發現,這場“清除行動”也陷入了越查越多、越清越難的困境。
“丹奴什”事件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印度就要清除中國制造,他們甚至造了一門“純國產”的榴彈炮,名字很響亮,叫“丹奴什”,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看看印度軍工的真正實力。
丹奴什
結果,“國之重器”首次試射,一聲巨響過后,炮管當場就炸了,這一下,印度軍方臉上火辣辣的,趕緊成立調查組,查來查去,問題出在一個小小的滾珠軸承上。
這本該是德國公司負責的零件,可德國人把訂單層層外包,最后接單的,是一家中國洛陽的工廠。
民用軸承
工廠按要求,提供了一批最普通的民用軸承,這東西用在拖拉機上沒問題,但要承受榴彈炮發射時毀天滅地的沖擊力,簡直是天方夜譚。
德國承包商在合同里賺走了巨額利潤,而印度人,則收獲了一堆隨時可能爆炸的廢鐵,最諷刺的部分還在后頭。
圖片來源網絡
炸膛之后,印度要求德國人必須更換供應商,德國公司滿口答應,然后扭頭又找了一家新的供應商,是徐州的一家企業。
兜兜轉轉一大圈,德國人繼續賺著差價,印度人最終用上的,還是中國貨。
印度武器離不開中國
“丹奴什”的事情,不是孤例,而是常態,前線士兵對講機的外殼,電路板上就印著“深圳制造”,把無人機的攝像頭拆下來,用放大鏡看芯片,說不定就能找到幾個微縮的漢字。
印度裝備
這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印度軍隊裝備體系的普遍現實,這種現實,讓印度軍方急得團團轉,他們在滿世界尋找能替代中國零件的本土產品。
可問題是,這片土地上,真的有企業能填上這些窟窿,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了,它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工業供應鏈體系來支撐,而這,恰恰是印度最薄弱的環節。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不光是印度,就連美歐的軍火庫里,中國零件也從不缺席,先進的無人機、尖端的電子設備,都離不開中國制造。
這背后,是全球化時代三條冰冷的鐵律在主導一切:成本、效率、利潤,對于印度的軍火采購商來說,從中國進貨的好處,簡直無法拒絕。
印度裝備
首先是穩定,貨源充足,生產飛快,售后服務也到位,更重要的是,價格便宜得讓人心動,在軍備招標和實際采購中,誰能給出更低的價格,誰就能拿下訂單。
而中國制造,在這方面擁有碾壓性的優勢,所以,即便上游的西方軍火商明知這些零件會用在賣給印度的武器上,為了利潤,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從中國采購。
圖片來源網絡
然后貼上自家的標簽,轉手以高出數倍的價格賣給印度,這套方法,在國際軍火貿易中,早已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印度的武器庫本就是個“萬國博覽會”,零件來自十幾個國家,很多配件,印度自己根本造不出來,就算能造,成本也高得離譜。
這種情況下,采購商們繞過印度本土,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拿貨,就成了最理智、最經濟的選擇。
有一種東西他們無法清除
想要徹底擺脫對中國零件的依賴,光靠清查是沒用的,問題在自己身上,這背后,是印度本土工業揮之不去的痛。
莫迪
莫迪政府曾野心勃勃地推出“印度制造”計劃,砸下230億美元,試圖吸引全球產業鏈從中國轉移到印度。
然而,現實卻是,幾年過去,這項龐大的計劃,目標完成率不到四成,承諾的激勵獎金,只發放了不到8%。就連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巨頭,在印度也是步履維艱,屢屢傳出要撤走消息。
圖片來源網絡
印度的官僚效率、落后的基建,把所有想在這里大干一場的雄心都困得動彈不得。
一個耗資幾百億美元的宏偉藍圖,最終連一顆螺絲釘的國產化都無法徹底保證, 這揭示的,早已不是某個采購環節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工業體系的深層無力。
圖片來源網絡
更何況,現代軍事工業還有一個繞不開的命門,稀土,這是制造精確制導武器、雷達、高性能合金等一切尖端裝備的“維生素”。
沒有它,所謂的現代化武器就是一堆廢鐵,而全世界的稀土供應,幾乎都在中國手里,一旦中國收緊稀土出口,從五角大樓到新德里,都得客客氣氣地排隊來談。
稀土
這意味著,印度的每一件現代化武器里,都必然含有來自中國的稀土,這是一種無法被“清查”和“清除”的中國元素。
結語
如果印度真的要百分之百“去中國化”,那是不是要把所有含稀土的武器裝備,從戰斗機到導彈,全部回爐銷毀?
莫迪
所以,印度國防部這場轟轟烈烈的“大清查”,與其說是雷厲風行的改革,不如說是一場演給全世界看的一場戲而已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2025.07.03——印媒:印度國防部將啟動一項全面審查,排查軍隊裝備中的中國產零部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