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海軍航母編隊訪問新加坡后,被曝穿越巽他海峽重返印度洋。將前往澳大利亞,參加美澳聯合軍演。外界此前猜測,英軍將北上進入南海,向中國釋放強硬信號。現在看,他們明顯慫了。
近日,英國皇家海軍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結束在新加坡的訪問活動。有消息顯示,這艘正在參加“高桅桿-25”行動的航母,已經經巽他海峽重新進入印度洋。
英軍的這一舉動在外界引發熱議。
【駛離新加坡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
盡管英國方面稱,威爾士親王號是要前往澳大利亞,參加由美、澳、日等19 個國家聯合組織的“護身軍刀-25”多國聯合演習。
根據英國方面早前透露的“高桅桿-25”行動計劃表,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應該在穿越馬六甲海峽后,北上經南海前往日本,然后再去澳大利亞參加演習。
不少西方軍事專家信誓旦旦地表示,英國選擇這條航線的理由,就是為了彰顯英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的原定航行線路】
整場“高桅桿-25”行動,相當于一場海上武裝游行,向重要地區國家發出英國“認真且強而有力的信號”。
這里的重要地區國家指的是誰,不用說都知道是中國。所以這次威爾士親王號會臨時調整計劃,南下經印度洋前往澳大利亞,原因很可能就出在中國身上。
英國很可能不想和中國在南海、臺海等問題上發生摩擦,于是選擇了可以大幅降低風險的航線,繞開南海。
【在南海航行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
因為2021年7月底,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曾專門趕往南海,向中國表明自己支持美國的外交立場。
但沒過幾天就有媒體爆料,稱伊麗莎白女王號在南海航行期間,編隊周圍一直有未知國家的潛艇活動。
這些潛艇十分隱蔽,英軍一直不知道具體數量和位置,只是大概知道自己被盯著。組織編隊反潛力量驅離對方,也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直到整個編隊離開南海6小時后,英軍才確定這些潛艇沒跟上來。
事后幾乎所有的分析認為,這些潛艇是中國海軍的攻擊核潛艇或者常規攻擊潛艇,如果是在戰時,這艘航母不可能安然無恙地從南海離開。
【解放軍的093A核潛艇】
如今4年過去了,中國海軍的水下力量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反觀英國皇家,航母編隊構成反倒更加“湊合”了。
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包含2艘驅逐艦、2艘護衛艦,另加美國、荷蘭驅護艦各1艘,總共6艘水面護航艦船。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編隊雖然也有6艘護航艦船,但屬于英國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只有各自1艘,其余4艘是其他北約國家湊的。這套配置進入南海,能不能發現自己被解放軍潛艇盯上都是個問題。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編隊】
此外,威爾士親王號還需要考慮到中國航母這一變量。雖說山東艦早在6月底,就公開了將7月初前往香港舉行開放活動的時間表。
不過威爾士親王號在新加坡逗留那幾天,山東艦編隊還在穿越南海,尚未抵達香港,所以英國人也怕山東艦編隊殺個回馬槍。
如果英國有意攪動南海局勢,那么他們一定討不到便宜。
這些因素足夠英國做出不進入南海的決定。哪怕他們的任務是釋放所謂“認真且強而有力的信號”,但真到直面解放軍時,實力上的差距足夠倫敦方面冷靜下來,并意識到自己沒必要不遠萬里,跑到南海當美國人的馬前卒。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的F-35B艦載機】
英國是美國的鐵桿盟友,絕大多數時候都愿意為了美國出兵出力。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鐵桿盟友,如今卻在南海問題上“慫了”,不想和中國發生摩擦。那其他不那么“鐵桿”的盟友,就更不可能為了美國出兵與中國交戰。
況且就算他們心里愿意支援美國,他們未必有那個能力。
英國海軍再怎么說,也是一支擁有雙航母的遠洋海軍。可就算這樣,他們想來一趟南海也需要準備好幾年時間。
換成只有一艘航母的法國海軍,能組織艦隊來一趟南海就已經算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紀錄了。
至于德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雖然也有派船到南海的歷史,但都是些小護衛艦,實在談不上有什么威脅。
【訪問菲律賓的戴高樂號航母】
在南海大門口找點存在感,然后轉頭進入印度洋找盟友演習,看似丟臉,實則是英國人最精致利己的算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