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起發生在愛爾蘭的案件,給所有在海外生活的人,尤其是留學生和打工族,敲響了警鐘:
一名叫 Martin Awoke 的男子,因為把自己的銀行賬戶借給“朋友”使用,卷入了一起學生住宿詐騙案,最終被判處兩年監禁,緩刑執行。
案件發生在愛爾蘭利默里克,當時有兩位受害者正在尋找學生公寓,不幸落入騙局,分別被騙了5,940歐元和3,880歐元,合計接近1萬歐元。
這些錢原本是家長辛辛苦苦攢下來,準備送孩子上大學用的。
而Awoke的“角色”,只是提供了自己的賬戶。
按照他的解釋,是一位在尼日利亞的朋友拜托他幫忙,說是要給另一個準備來愛爾蘭的人轉錢。于是,他收了這筆錢,把它從銀行里取出來,然后用現金的方式交給了那個人。
可惜,事情遠沒有他說得這么簡單。警方調查發現,他的賬戶上除了提現,還有多筆可疑交易。這和他“只是幫忙收轉款項”的說法,明顯對不上。
雖然他主動配合調查、認罪悔過,還努力打工攢錢,最終把被騙的9,820歐元全部賠償給了受害人,但法官依然認為,他的行為造成了嚴重后果。
幸運的是,他表現良好,沒有前科,最終獲得了緩刑處理,但如果沒有悔意和積極補償,很可能直接進監獄。
法官在判決時特別強調:金額雖然不算特別大,但對于受害者家庭而言,卻是“巨大的打擊”。因為這筆錢是寄托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卻被無辜被騙走。
值得注意的是,Awoke本來還想申請不留案底,好繼續從事照護行業,但法官沒有同意,只是寬大處理,讓他暫時免于牢獄之災。
這個案件的背后,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一個風險:在愛爾蘭,甚至在全球范圍內,輕易借出自己的銀行賬戶,本身就是違法風險極高的行為。
無論你是覺得“幫朋友一下”,還是對對方情況不了解,但一旦賬戶被用于詐騙、洗錢、非法匯款——你就是犯罪鏈條的一環,法律只認事實,不認“我不知道”。
特別提醒在愛爾蘭的華人朋友們,不要覺得“只是借個賬戶、收個款”是小事。一旦被利用,后果就是刑事責任,不僅影響人生、就業,還可能坐牢、留下案底,甚至被驅逐出境。
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守住自己的賬戶,不管對方是誰、不管理由多么動聽,一句話:不給別人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