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道哥
7月2日,大模型創業公司智譜在上海舉辦「智譜開放平臺產業生態大會」,并宣布獲得浦東創投集團和張江集團聯合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
據公開融資信息,這是智譜完成的第16輪融資。在此次上海國資入場前,今年3-4月智譜已相繼引入杭州、珠海、北京、成都等地的國資戰略融資,頻繁的大額融資使智譜成為國內“大模型六小虎”中融資規模最大的公司之一。
圖源,智譜官網
在智譜收獲資本“彈藥”同時,還同步展示了其在開源大模型和生態平臺方面的新動作。智譜正式發布并開源了新一代視覺語言大模型GLM-4.1V-Thinking,支持圖像、視頻、文檔等多模態輸入,專注復雜認知任務,是對其GLM系列模型能力的進一步拓展。
另外,智譜也發布了全新的生態平臺「Agent應用空間」,旨在作為AI智能體的聚合平臺,激活各行業場景的AI應用潛力。同時宣布啟動「Agents開拓者計劃」,投入數億元專項資金,扶持AI Agent領域的創業團隊。
可以看出,在拿下10億元融資的同時,智譜正通過開源新模型和搭建生態平臺,鞏固其在大模型多模態能力和AI應用生態中的領先地位,為沖刺更大市場做準備。
01 智譜靠什么贏得資本信任?
智譜成立于2019年6月,脫胎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知識工程實驗室,是由清華教授團隊將科研成果產業化所創立的企業。
智譜實際控制人唐杰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教授,研究領域涵蓋人工智能、知識圖譜和數據挖掘,他也是智譜的首席科學家。另一位實控人劉德兵擁有中科院計算所博士學位,曾任清華數據科學研究院大數據中心副主任,現任智譜董事長,主要負責公司戰略規劃與資本運作。核心團隊還包括CEO張鵬,他本科畢業于清華計算機系,早年參與了國內首個跨語言知識圖譜系統XLORE的研發。
專業的學術背景和技術實力讓智譜很快贏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圖源:天眼查
據天眼查顯示,2019年成立時智譜即獲得華控技術轉移、中科創星等機構的天使輪投資。此后融資步伐緊湊,幾乎每年都有新資金注入,投資陣容也堪稱豪華,不僅有高瓴資本、啟明創投、君聯資本等頂級VC,美團、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位列股東之中。頻繁的大額融資也將智譜推上了估值高地——據IT桔子顯示,智譜最新估值約400億元人民幣。
資本為何對智譜青睞有加?《智百道》分析,這與智譜的技術路線和產品布局密不可分。
智譜自研的大模型框架GLM(General Language Model)是一個完全自主可控的預訓練架構,不依賴海外開源模型,在多模態融合和中英雙語能力上有獨特優勢。圍繞GLM底座,智譜還構建了完整的產品矩陣:對話模型ChatGLM、單卡版開源模型ChatGLM-6B,代碼生成模型CodeGeeX,文圖生成模型CogView,多模態對話模型VisualGLM-6B等,在代碼、圖像、語音等領域均有布局。
這種從基座大模型到多模態、推理、Agent智能體的全譜系產品線在國內創業公司中較為少見。正因為具備全面而自主的技術能力,智譜被視為最有希望成為“中國的OpenAI”的創業公司之一。強技術+大格局,使智譜獲得各路資本的持續押注,為其后續快速擴張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02 智譜的商業模式跑通了嗎?
在商業化探索方面,智譜選擇了一條與部分競品不同的道路——聚焦To B企業市場,同時兼顧C端應用。
業內將包括智譜在內的六家大模型創業公司稱為“AI六小虎”,其中一些(如MiniMax等)憑借C端爆款產品而調整戰略、收縮To B業務,把資源集中于面向消費者的產品。相比之下,智譜自成立起就明確深耕企業服務,是“六小虎”中最早走To B戰略且方向最堅定的一家。
其商業化模式圍繞不同客戶需求,劃分為三種主要形態:
開放API收費模式,主要針對中小規模、希望快速集成大模型能力的企業開發者,按調用量收取費用。2024年5月智譜大幅下調了API調用價格,將GLM-3 Turbo模型的調用費從每百萬Tokens從 5元降至1元。可以說,通過“薄利多銷”,智譜成功在開發者生態中站穩了腳跟。
云端私有化部署,針對有一定數據安全和隱私要求的企業客戶,智譜提供云端隔離的專屬模型服務。客戶在調用模型時,其數據與公共服務環境隔離,既享受云端算力便利,又保障一定程度的數據私密性。這種模式適合金融、醫療等對數據合規有要求的行業客戶,降低了他們采用大模型的門檻。
本地化部署,對于央企國企及其他高度保密需求的機構,智譜支持將大模型部署在客戶自有服務器/云環境中,由客戶掌控數據和算力資源。雖然這種定制化方案可滿足敏感行業對數據不出域、模型可控性的要求。目前,智譜已在智能汽車、制造、消費、金融、政務、醫療等多個行業與企業展開合作,為其提供大模型私有化解決方案。
憑借上述多元化的商業模式,智譜在To B市場快速拓展版圖。比如為小鵬汽車等車企的智能座艙提供車載AI語音助手,與郵儲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落地智能客服、風險控管等場景。國際市場方面,智譜與三星合作發布了智能體產品AutoGLM,可應用于Galaxy旗艦手機實現AI實時語音、視頻對話等功能。
《智百道》認為,智譜的商業化路徑呈現「To B為主,多點開花」的特點,一方面,通過開放平臺和私有部署服務獲取各行業企業客戶,成為AI基礎模型提供商;另一方面,也嘗試用大眾化應用驗證技術,并在海外尋求突破口。
03 成為“中國 OpenAI”,智譜上市就差臨門一腳
新一輪巨額融資外加商業化上取得進展,但此刻的智譜亦不能就此松懈。
進入2025年后,AI大模型領域涌現出一股“開源風潮”,智譜也曾表態將進一步開放自己的模型和技術,與開發者生態共建。然而開源意味著技術加速迭代與成本大幅投入,智譜需要充足的資金“彈藥”來支撐這一戰略。
除了開源,智譜還面臨商業化層面的價格競爭與產品力比拼,同時,百度、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正加速推進大模型技術迭代和場景落地,同時這些大廠也利用自身生態,將大模型快速滲透進搜索問答、圖像生成、辦公軟件等各類應用中。
圖源,智譜官網
相比之下,智譜雖在視頻生成、多模態對話等領域有所布局,但在多場景拓展和迭代速度上仍存在壓力。如何提高研發效率,在保證模型效果的前提下快速推出新功能,是智譜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人才需求也是擺在智譜面前的考驗之一。為不斷補充人才,2024年底,智譜引入前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阿里巴巴達摩院資深專家胡云華擔任智譜清言業務負責人,希望借助其經驗提升C端產品競爭力。今年年初,前Midjourney亞洲副總裁王玥婷也加盟智譜負責多模態產品和市場。可以預見,在AI人才稀缺的大環境下,智譜需要在保持團隊穩定與吸納高端人才之間取得平衡,這對于正籌備上市的公司尤為重要。
對于已經進入上市輔導期的智譜而言,接下來半年至一年是其沖刺IPO的關鍵窗口期。根據輔導備案安排,智譜計劃在2025年10月完成輔導驗收,最早于2026年登陸科創板,沖擊“中國大模型第一股”。
《智百道》認為,智譜要順利通過資本市場的考驗,需要繼續證明自身在技術和商業上的可持續性。一方面,要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保持技術快速迭代,提高模型性能、豐富產品矩陣,以鞏固其行業領先地位和開源社區影響力。另一方面,要持續提升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實現不斷造血發展的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