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皇帝三年,公元前207年,陳勝吳廣起義點起的熊熊戰火已經在華夏大地燃燒了近兩個年頭。雖然陳勝吳廣二人只堅持了短短幾個月便殞命亂世,可他們的后繼者卻將反秦的事業經營的風聲水起。
公元前209年,九月,楚國貴族項梁起兵于吳地,很快便平定了江東,并渡江向西進攻秦國。半年后,陳勝戰死的消息傳到項梁軍中,給了這位楚地起義領袖帶來了很大的觸動。這時,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出現在項梁身邊,他向項梁分析了陳勝失敗的原因,并為他謀劃了下一步發展的戰略步驟,這位老人便是范增。項梁采納了范增的建議,擁立楚國王室的后代熊心為義帝,從而正式從死去的陳勝手中接過了全國反秦斗爭的指揮大旗。這一年,應該是項梁的人生巔峰之年,但同時也是隕落之年。
公元前208年,九月,也就是在起兵一年后,項梁進軍東阿,今山東聊城市,大敗了秦將章邯的軍隊。隨后,項梁繼續向西進軍,在定陶再次大敗秦軍。與此同時,項羽和劉邦又在雍丘,也就是今河南杞縣附近大敗秦軍,斬殺了秦相李斯的兒子李由。截至目前,起義軍各條戰線均進展順利,于是項梁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神色。這時,本文的主人公宋義登場了,史書中,他面對驕傲的項梁和當時的局面,向項梁提出了規勸:“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意思就是說,將軍打了勝仗而驕傲,那么兵士們就會懈怠,這是敗亡的征兆,現在軍士已經有些懶惰了,而秦軍卻在不斷增多,我為您感到擔心!從這段規勸中我們可以看出,宋義的頭腦十分清醒,他看到了項梁軍中潛藏的危機,因而在危險發生前便做出了自己對事態的初步判斷。項梁沒有聽宋義的,并打發宋義去了齊國。其實用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宋義并沒有提出什么實質性的操作方案,自然項梁不會聽他的,因為在項梁看來,無內容可聽。
在半路,宋義遇到了要到項梁軍中出使的齊國使者高陵君,宋義對高陵君說,我看項梁要完蛋了,你慢點走,走快了,早早到了項梁的軍中,恐怕是要遭殃的。高陵君聽了宋義的話,放慢了趕路的速度。不久后,秦二世大赦驪山囚徒,增加章邯的軍隊,于是章邯夜襲項梁,一舉將項梁打敗,并最終殺死項梁。項梁死后,起義軍遭受了從未有過的挫折,作為起義軍的實際領袖,項梁的身死無疑從組織和人心方面,都給全國的反秦斗爭蒙上了巨大的陰影。這時,楚國義帝方面采取了相應的挽救措施,暫時穩定了南方戰線的局面。人事方面,楚懷王,也就是義帝聽從了高陵君的建議,任用宋義,并將之視為可以代替項梁的人。但這種穩定確實只是暫時的,因為定陶慘敗后,整個反秦戰爭的主動權便落在了章邯手中。章邯沒有著急進攻起義軍的南方戰線,而是轉而進攻河北,要消滅當時盤踞在河北的趙國政權。從這個角度上說,楚地的暫時安泰,不過是章邯還沒有騰出手來罷了,一旦河北平定,那楚國在劫難逃。
章邯的戰略部署即如此,不過他的這個部署在后世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詬病,很多人認為,章邯不該進攻河北,而應該一鼓作氣進攻南線楚地項梁的殘余部隊。這里,我們對這個問題先不做討論,等文章結束后,相信大家自然分曉章邯的舉措到底是對是錯。
章邯進兵河北后,很快將趙國君臣——趙王、張耳等包圍在巨鹿。這時,楚國內部則在討論下一步戰略發展計劃。在穩定南線戰場后,楚國高層決定,趁章邯進軍河北時,發兵進軍關中,也就是秦都咸陽所在。但河北戰事又不能不管,于是便命宋義為主將,帶領項羽、范增等人北上救巨鹿。這個安排可以說讓項羽十分不滿,畢竟河北的章邯所部是秦軍的主力,進攻河北章邯部相對于入關來說,要難很多,況且此時楚國高層內部已經定下了“先入關中為王”的約定,明顯,項羽和章邯交手后,贏不贏還不好說,即便贏了,恐怕也會耽誤入關的時間,這對項羽顯然不公平,至少項羽自己是這么認為的。如同一個公司員工被領導安排了重活累活,卻得不到什么收益且眼睜睜看著同事業績增長,職務晉升一樣,想來項羽對領導的這一安排一定是十分怨恨的,這種怨恨,很快就會被他發泄出來。
但項羽在當時還是聽命北上,在宋義帳下聽候差遣。劉邦則作為入關主力,領兵向西挺進,一路與秦軍遭遇,打了幾場勝仗,但并沒有遇到什么強力的抵抗。
此時項羽或許還抱著一絲僥幸,那就是盡快渡河,打敗章邯,然后再回師入關中,如果進展順利,可能還會先諸侯而入關。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宋義的大軍走到安陽一帶便停了下來,這一停,便是四十多天。想想前面的分析,項羽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估計罵娘的心都有了。于是項羽去找宋義,對他說,現在秦軍圍困趙軍危急,應該火速進兵,渡過黃河。宋義卻說,不對,我們現在進軍是可以打敗秦國,但不如讓秦和趙互相爭斗,秦如果勝利,我們就趁他們虛弱打擊他們;趙如果勝利,那更好,我們可以撿現成的。這就是宋義的“承敝”論。還沒等大家對這個“承敝”論進行討論,宋義馬上又下了一條命令:有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這句話就是針對項羽說的,作為一個老貴族的項羽,當時的尷尬和無奈可以想見。而這最終的結果是,宋義讓項羽丟了面子,項羽讓宋義丟了腦袋。
不久,宋義讓自己的兒子宋襄到齊國去做高官,自己則親自送行,大擺送行酒宴。但當時已經是農歷十一月,天氣很冷,士卒又冷又餓。項羽于是對將領們說,本當合力攻秦,卻長久地滯留不前。而今年成荒歉,百姓貧困,士兵吃的是蔬菜拌雜豆子,軍中沒有存糧,竟還要設酒宴盛會賓客,不領兵渡黃河,取用趙地的糧食作軍糧,與趙軍合力擊秦,卻說什么‘乘秦軍疲憊之機發動進攻’。以秦的強盛攻打新建立的趙,勢必戰勝。趙被攻占,秦軍便將更加強大,哪里還會有疲憊的機會可乘!況且我軍新近剛剛吃了敗仗,楚王坐立不安,集中起全國的兵力交付給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
隨后,項羽便在軍中殺掉了宋義,自己統領三軍,向北渡過黃河與章邯交戰。巨鹿之戰,破釜沉舟,已經成為古代戰爭史上的美談,這是后話,我們不再贅述,這里主要分析一下宋義的死到底冤不冤。
要評判宋義的死,關鍵就是他的那段“承敝”論,歷史上,對這段承敝論的爭議不絕于書,大家反復爭論,到底宋義所說,符不符合當時的情況,項羽究竟應不應該殺他。這里,作者談一下自己的淺見。
一是要分析宋義所說的假設是否可以成立。宋義的邏輯是,讓趙和秦爭斗,秦國即便不敗也會疲憊,這時趁其疲敝進攻,可以大獲全勝,這就是承敝論的核心觀點。對于這個問題,其實項羽已經給出了答案,根據史書記載,當時的情況是,趙王和張耳被圍困在巨鹿,陳馀則在外圍觀望,不敢營救。我們知道,張耳和陳馀本是親密的戰友,兩個人的核心利益在那時還是一致的。在張耳多次派出使節到陳馀陣中求救后,陳馀依然不愿派兵救援張耳。陳馀對使者說出了一段十分驚心動魄的話,我之所以不出兵,是為了保存實力,將來為張君報仇呀!也就是說,在陳馀心中,張耳以及巨鹿是絕對保不住的,他作為當時那場戰爭的親歷者,其所見和判斷應該是可信的。張耳的使者自然不信,于是陳馀無奈,在明知沒用的情況下,還是為了盡自己的義務,派了幾千人營救巨鹿,結果全軍覆沒。要知道,陳馀在當時也算是名將,況且他是事件的經歷者,參與者,他的判斷應該是準確的。那就可以判定,項羽的分析是站得住腳的,以當時章邯的能力,如果沒有外援加入,巨鹿根本無法對抗章邯,所謂承敝的作用自然不可能體現出來。
二是要分析如果宋義假說成立會產生什么后果。章邯攻下巨鹿,進而掃滅河北,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我們可以假設,如果真的按照宋義所說,不救巨鹿,那會出現什么結果。這里可能有人會問,章邯既然有絕對優勢,為什么這么長時間沒攻下巨鹿。這是因為河北遠離秦國腹地的糧食供應區,巨鹿的秦軍面臨糧草供應的問題。十月、十一月的冬天,戰士們不能就地取糧,所以只能從關中運糧到前線。但這個問題在十二月份得到了解決,“章邯筑甬道屬河,餉王離。王離兵食多,急攻鉅鹿,鉅鹿城中食盡、兵少”。在兵糧問題解決后,巨鹿的失守可以說已經不再有什么懸念。此時,如果按照宋義的部署,章邯一定會拿下巨鹿,而拿下巨鹿后,章邯會怎么做呢?作者認為,章邯會掃蕩河北,然后再南下攻楚。這也是為什么章邯要先攻河北的主要原因。
幾年后,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走的就是章邯的老路。在兼并三秦后,韓信揮師北上進攻趙國,而那時他的對手,就是現在在巨鹿城外觀望的那位陳馀,背水一戰,也就是在那場攻滅趙國的戰爭中得來的成語。可見,進攻河北,是當時有見地的主要軍事統帥共同的戰略方針。韓信在為劉邦打下河北后,使得漢軍從西面,北面,兩面將楚軍包圍,因此,項羽疲于奔命,最終失掉了爭霸天下的機會。而占領河北后的韓信,甚至有了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的能力,要不是韓信一念之差,說不準歷史就會改寫。后四百年,袁紹統帥河北大軍,又一次南下進攻中原,差點打敗曹操,進而統一全國。由此可見,河北對當時楚漢戰局乃至全國戰局的影響。
章邯在打敗巨鹿后,作者相信,他會和韓信打敗陳馀后一樣,進而派一支偏師掃蕩河北,然后他本人可以坐鎮河北再進取中原,尋找楚軍主力決戰。而打敗巨鹿后的章邯,怎么會讓宋義占到便宜?即便宋義的指揮水平高過項羽,也頂多能與章邯拼個平手,絕不會出現他所設計的承敝結局。如果宋義有十足的把握打敗章邯,那他又何必“承敝”那么麻煩?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章邯的河北攻略就是韓信的原版,如果章邯取勝,那兩面包圍楚國,進而取得勝利的,就很可能是秦國,當然這是筆者從純軍事角度考慮。
項羽自從這次跨過黃河后,就再也沒有踏足過河北,這也是他最終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打敗章邯后,項羽的實力大震,更從現實的角度證明,這種吞并戰,是無法“承敝”的,否則,項羽應該和章邯兩敗俱傷才對,何來當時的威震天下?后來,項羽攜巨鹿之威,西進到了咸陽,將已經占領咸陽的劉邦趕了出去,兩人在鴻門,也就是白鹿原地區上演了鴻門宴的大戲。
項羽終于靠自己的努力,從本不公正的待遇中,贏得了原該屬于自己的東西。可以假設,如果勝利的是章邯而不是項羽,那他會讓宋義承敝嗎?
我是衣木子,一個善于思考的歷史原創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