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全球找稀土,這次終于找到印度尼西亞,要幫美國造稀土,能擺脫被中國“卡脖子”的處境嗎?
印度媒體報道說,印尼經濟部門部長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界宣布,他們要幫助美國“造稀土”。印尼表示這將成為,他們與美國關稅談判的一部分。
從這個說法來看,印尼的意思是要把稀土礦產拿出來,跟美國一起生產,從而換取跟美國的關稅協議。
從時間上來看,馬上還有一個星期,就是美國特朗普政府所謂的,“對等關稅”的最后期限,此前特朗普總統宣布高額關稅延期90天,到7月9號就要到期了。印尼方面可能是考慮到,跟美國的貿易協議必須要簽署了,所以打算用開發稀土礦產,換取一些對自己有利的貿易條件。
除了跟美國投資開發稀土礦產項目,印尼還宣布對林產品、化肥、鞋服、塑料原料等,實施進口放寬政策。
對于印尼這樣的小國而言,他們面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壓力,確實沒有太多的選擇。新加坡此前就說過,他們不會對美國施加對等關稅,因為這類嚴重依賴進出口的國家,對美國采取報復措施,只會讓他們經濟更加難捱。
但是印尼應該知道,目前稀土問題是中美之間,最為重要也最為敏感的戰略博弈,可以說決定了短期內中美誰占據談判主導權。印尼在這個時候主動放風,要配合美國開發稀土礦產,頗有點給美國站隊搖旗吶喊助威的感覺。
上個月30號,多家中國企業剛剛在印尼,啟動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中心,這是印尼乃至東南亞最大的電池生產基地,投資超過300億,印尼總統親自出席并宣布基地開始動工。
據了解這個生產集團將占地3000公頃,創造多達8000個工作崗位,項目框架內還計劃落實18個附屬基礎設施,包括建設一座通用海港,預計在2026年末開始商業化運營。
中國給印尼投資的這個電池廠,可以說是非常夠意思的,帶動就業,帶動新興產業鏈,幫助印尼穩坐東盟大哥的位置。
但是印尼這個吃相也是有點難看,一邊吃著中國這里的好處,一邊又拿稀土換取美國的關稅協議。
這種情況在當前的國際社會,其實也是比較普遍了,類似于所謂的“平衡外交”,包括越南最近一直強調“竹子外交”,也是在中美之間尋找平衡的意思。
這樣做看似有好處,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不得罪,而且中美的好處他們可能都吃到了。但是壞處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沒辦法完全的信任這樣的國家,比如像印度,雖然美俄都有點討好的意味,但是真到了關鍵時刻,印度自己支棱不起來,在國際場合也沒有大國真正幫助印度,這就是墻頭草的悲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