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份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都是充滿收獲的季節,十幾年寒窗苦讀終于在這一天要見真章了。按照慣例,每到高考結束之后,網絡上都會鋪天蓋地傳出一個個高分學子的故事,人們在羨慕之余也會感嘆他們通過自己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
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同樣有這樣的經歷,她的名字叫吳錦秀。十幾歲的她不僅從小經歷了失去母親的痛苦,而且十幾年來一直和患有重病的父親相依為命。她到底經歷了怎樣的人生呢?
一、苦難中學習
就在上個月,正當每個人的手機都被各種考高分的新聞刷屏時,有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今年參加高考的吳錦秀出生于湖南漣源,她的家鄉是一個位于山里面的小村子。在幾年前,這里還是全省有名的貧困縣。吳錦繡家里條件也一直不好,甚至可以說得上貧困。
他在6歲的時候母親意外走失了,從此她成了一個沒有媽的孩子。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和爸爸兩個人相依為命,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
從小到大吳錦秀嘗遍了貧窮的滋味,但是她從來不抱怨。盡管她的衣服有過補丁,學習日用品也都是其他好心人送的,但她仍然從小就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
在接受采訪時,吳錦秀講到,小時候的她要從村子走非常遠的路去上學。因此幾乎每天都是凌晨4點起床,那時天還是一片漆黑,她就得在月光照著的泥路上一步一步走到學校。
不過讓人放心的是,吳錦秀從小學開始就是班里成績數一數二的。雖然年幼的她還不懂得靠讀書改變命運是什么意思?但是她唯一知道的是,只要自己好好學習父親就會高興。
從學校放學后,吳錦秀總是一刻不敢休息地干家務。稍微大點的時候她就開始承擔起了農村繁重的家務活兒,燒水、做飯、洗衣服,每一項她都熟練地讓人心疼。吳錦秀還會在忙完之后給父親按摩,幫他掃去一天農田里勞作的辛苦。
上了中學以后,吳錦秀開始了住校的生活。雖然不用在學校和家里的路上來回奔波,但是她仍然把在學校的時間都規劃地井井有條,每天的日程表都排得滿滿當當。
在學校的時候,她仍然保持了早起的習慣。每當同學們都在熟睡中時,胡錦秀都會在凌晨5點起床。他總是穿過寂靜無人的校園,隨后跑到教學樓的頂層開始背誦一天學習中需要背的內容,例如古詩詞、英語單詞、公式等。
每到中午的時候,許多學生在繁重的學習的過程中都養成了午睡的習慣。但吳錦秀沒有,她總是抓緊中午的時間在圖書館的自習室里做練習題。
到了晚上,按照學校規定,學生們都得在特定時間返回宿舍,之后統一熄燈。但吳錦秀仍然爭分奪秒,熄燈之后他還會在被窩利用微弱的燈光學英語,一學就到了很晚。
除了學校的知識之外,吳錦秀還抽出時間自學了編程課程。內容是她在網絡上找的免費資源,遇到不懂的她就會到城里的書店查資料。
二、父親重病
從上初一之后,當地有一個名叫彩虹愛心義工的組織開始了對她的幫助,雖然每年幾百上千的費用不算太多,但仍然帶給她許多精神上的支持。每到開學或者考試的時候,她還會收到許多志愿者給她的鼓勵。
但是麻繩偏逢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吳錦秀的父親在外出打工時突然被確診患上了尿毒癥,這對于他們不富裕的家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
之前父親為了供她讀書,常常外出打工,現在身體也垮了,還有可能失去勞動能力。這件事也給了正在讀書的吳錦秀更大的鞭策,她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考出好成績,以后讓自己更加強大,有能力照顧父親。
一開始,錦秀父親的病情還不太嚴重,不需要做透析。家里面靠著父親之前工作攢下的積蓄還能夠勉強度日。但是隨著父親的癥狀越來越重,之后透析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慢慢地一周需要到醫院進行三次透析。
一般來說尿毒癥要想得到有效治療,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換腎,另一種就是接受腎透析。但無論是哪一種,其治療費用都是非常昂貴的,尤其對于像吳錦秀這樣的家庭。
吳錦秀一邊兼顧學業一邊還得到醫院照顧父親,在平時生活中她也把每一分錢都快掰成兩半花了。好在學校在了解了他們家里的情況后為吳錦秀申請了助學金項目,還給他們免除了在學校的許多費用。不過每次拿到學校助學金,她都會分出一半來當做父親的醫藥費。
盡管自從父親生病之后,吳錦秀的生活學習變得更加艱難了,但是她從小歷經磨難,已經養成了樂觀不服輸的精神。她在后來的采訪中還表示,俗語中有一句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她卻是身在苦中不知苦。
由于學習條件有限,吳錦秀養成了在醫院的走廊、在田埂上、在學校食堂,無論在哪她都能夠隨時隨、心無旁騖地學習。由于條件有限,從小到大他都沒有上過補習班。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源于她在艱難的環境中摸索出的學習方法。
例如她會將錯題分門別類,還會羅列出正確思路以及錯誤解法。沒有教材她就向老師借,例如她向化學老師借來。參考資料也被她手抄成了幾百頁的筆記本,重點的題還會進行反復做。
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如果資源有限,那就要把有限的資源用到極致。和某些重點學校相比,當地的中學存在模擬考試次數少的問題。但是吳錦秀卻自己將近三年測驗的壓軸題編出了40多套用于自己專項訓練的試卷,最終她的數學考試成績拿到了144的高分。
吳錦秀表示,自己刻苦學習的動力來自于父親,是父親對生活的樂觀和堅韌感染了她。為了讓她安心學習,父親常常會向她報喜不報憂。
即使身患重病,仍然自己一個人騎著三輪車到醫院做透析。盡管父親的身體一直比較差,但是仍然在家里耕種了幾畝水稻田,還養了許多雞鴨。每次父親都和她說不用擔心家里,只管好好讀書就行了。
2020年的時候,父親的病情突然惡化,當時醫院甚至下達了病危通知書,不過好在父女兩個人都挺過了那段艱難歲月。
三、勝利的果實
終于,她和父親多年的堅持有了回報,高考成績公布,吳錦秀竟然考了671分的高分。比全省的特招線還高出200多分要知道當年他們縣的高考狀元才658。
在看到自己的成績時,吳錦秀沒有狂喜反而異常鎮定,高考前的多次模擬考試,她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水平和實力,因此得知成績后臉上掛著的更多的是收獲的笑容。
高考結束之后,吳錦秀馬上收拾心情將自己切換到了照顧重病爸爸的模式。她表示,雖然讓爸爸看到自己多年的成果非常開心,但遺憾的是他的身體不允許長途跋涉送她上大學。
吳錦秀也多次提到,是父親靠一己之力將他們的家給撐了起來,因此如果要說最感恩的人,只有她的父親。
除了父親之外,學校的各科老師以及社會上的好心人也給她的生活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
她說等以后自己有了能力,一定會回到家鄉,回到她的母校,感謝老師和學校的栽培,幫助村里的年輕人。
至于未來的方向,吳錦秀說自己夢想中的院校是浙江大學,并且希望能夠學習新能源相關知識。
除此之外她還一直有一個學術研究的夢想,她希望能夠利用自己所長,為社會發展做貢獻,真正做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當她的故事被發到網上廣泛流傳后,市里的教育局也對吳錦秀表示了關心,并承諾之后會繼續為她的學業提供幫助。
浙江大學也為她開辟了專門的助學項目,保證她在上學期間不會為學習生活的費用而發愁。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吳錦秀雖然幾次談到父親的病情時流下了眼淚,但是大多數時間她的臉上都充滿著甜美的微笑,表達也是自信而樂觀。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這樣的笑容能夠永遠在她的臉上綻放。
都說現在的社會寒門難出貴子,但吳錦秀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她不僅直面生活的挑戰還保持樂觀,用微笑面對一切,最終獲得了命運的獎勵。
總而言之,世界這么大,總有人出生在不那么富裕的地方。但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靠自己走出來的,即便面對千難萬險,只要有夢想,就能為自己的人生插上翅膀,飛向更遠的地方。相信吳錦秀的未來一定會像父母給他取的名字那樣,擁有錦繡前程。
信息來源:
[1]湖南鄉村女孩高考671分 樂觀面對生活困境.新京報.
[2]高考671分鄉村女孩回應 笑迎苦難生活.新浪網.
[3]與尿毒癥父親相依為命,湖南鄉村女孩高考考出高分.華聲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