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那挑著扁擔、大步流星的形象在網上瘋傳后,MCN機構嗅著“流量”的味道蜂擁而至。
傳言中合同上的那串數字,一個比一個嚇人,100萬、200萬簽約費,甚至有人直接甩出50萬捐助!
面對這唾手可得的巨額財富,劉燕甩出硬邦邦的九個字:“我不需要任何的資助。”
干脆利落,像山里的石頭一樣硬氣,難道她真的不明白這潑天的富貴,對山里姑娘來說意味著什么?
一根在城里人看來像“出土文物”的扁擔,早已融進了劉燕的生活。
它挑過老爸的辛勞,分擔過媽媽受傷的肩膀,如今又默默承載起一個山里姑娘求學的全部重量。
如今套在自己身上的流量,意味著能在縣城買套房,家人從此不用再那么辛苦,甚至意味著一次改變命運的“階層躍升”。
可是她回應過之后,轉身就回了家,像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該幫媽媽下地下地,該干活干活。
流量世界的喧囂仿佛與她無關,她寧愿去干時薪12塊錢的暑假工,擦桌子、做油茶,安安靜靜地等著高考放榜。
喧囂終會散去,而知識鋪就的路,才能通向真正的遠方。
高考成績揭曉那天,扁擔女孩對眾人過分關注的分數,選擇了保密,不過有知情人透露是536分。
網友猜測,本人不肯說恐怕就是沒戲了,不管網友多么心疼她,但沒考好一樣改變不了命運。
但如果連成績都不如意,又不愿意接觸流量,扁擔女孩以后還能靠什么去改變命運呢?
成績出來前,還有人陰陽怪氣地預言:“除了‘慘’還能賣點啥?”
可她的班主任心里門兒清,女孩已經考到了期望的成績,沒有半點水分。
這個“笨小孩”每天雷打不動的苦讀,每一分,都是拿汗水和命跟命運死磕換來的勛章。
想想那個考了288分就全家歡呼、當晚就開直播、火速創賬號,明擺著要吃“網絡飯”的“網紅考生”。
再看看劉燕的沉默與堅持,是靠流量曇花一現,還是靠知識腳踏實地,結局到底會有多少差別。
有人罵劉燕“傻”,不懂變通,白白浪費了改變命運的黃金機會。
也有人狂贊她“清高”,是寒門學子的榜樣,是濁世里難得的一股清流。
但是到頭來,蹭流量高開低走的例子屢見不鮮,憑流量常青的博主也各有一技之長。
這年頭其實挺擰巴的,明明嘲諷“小鎮做題家”死讀書沒用,卻又鼓吹“讀書無用論”。
普通老百姓覺得搞流量、賺快錢才是真本事。
但社會卻把吃苦耐勞的寒門學子捧上神壇,要求他們必須純潔無瑕。
一旦不去選擇上演“寒門逆襲感恩涕零”的劇本,就無法滿足看客們的感動和獵奇心。
說白了,很多人既希望劉燕能抓住機會一夜暴富,又暗戳戳害怕她真的走了捷徑。
他們可能更在乎她能不能演好大家期待的那個角色,而不是她究竟是誰。
之前還有人酸溜溜地說她遲早要蹭熱度開直播,結果人家明確表態不當網紅后,這些人反倒失望了。
其實這事兒哪有什么標準答案?只要劉燕自己覺得值,她的選擇就是對的。
那些靠著一時熱度堆起來的財富,風一吹,可能就散了。
劉燕用她的選擇,給所有人上了一課,真正的強大,不在于你抓到了多少本不屬于你的東西,而在于你守住了多少真正屬于你的東西。
她拒絕了高價資助的浮華誘惑,只為守護心中那個樸素卻無比堅定的愿望。
“還是想讀教育專業,當一名老師。”
那根被汗水浸透的扁擔,最終沒有成為流量狂歡的道具,反而成了一個無聲的象征。
它挑起的不僅是蛇皮袋里的舊書,更是一個年輕生命在喧囂浮躁的時代里,對自我價值的清醒認知和堅定守護。
當流量耗盡,看客散場,唯有真實的重量能壓穩人生的扁擔。
在捷徑鋪滿眼前,清醒的脊梁才能撐起那片屬于自己的不墜星辰。
扁擔女孩這份無聲的擔當,也終將穿透所有的喧囂,成為遠山深處最深沉、也最動人的回響。
面對她的選擇,是對是錯是后悔還是坦蕩,只有劉燕自己能夠體會,對此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