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17時30分,南陽醫專二附院急診科、內二科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命接力。39歲的劉先生因急性胸痛被緊急送至醫院,從分診臺到導管室,醫護團隊以分秒必爭的搶救速度和精準高效的醫療技術,在生死邊緣為患者筑起生命屏障,成功挽救了這顆瀕臨“停擺”的心臟。
分秒必爭:急診科的“黃金十分鐘”
“患者大汗淋漓,手捂胸口,典型的急性心梗癥狀!”經驗豐富急診科分診護士王圓霖僅用五秒便作出判斷。綠色通道即刻啟動,劉先生被迅速送入搶救室。5分鐘完成心電圖并報告心電圖“ST段弓背向上抬高”,1分鐘完成抽血并送檢。患者為急性心肌梗死,急診科團隊立即啟動胸痛應急預案展開救治:啟動心內科、導管室,做好PCI準備。
然而,病情遠比想象中危急。隨即患者出現抽搐,昏迷,監護顯示室顫,很快變為直線,急救醫師季輝持續進行胸外心臟按壓,護士王圓霖精準實施電除顫,靜脈通路、氧氣吸入、搶救藥物……,一系列操作如行云流水。短短十分鐘內,患者兩次心臟驟停、三次室顫,生命危在旦夕。最終,在胸痛搶救室緊張的搶救,患者血壓回升至138mmHg,自主心律恢復,心率62次/分。后緊急轉向CCU。
驚心動魄:電梯間的“生死競速”
轉運途中,險情再度降臨。患者進入電梯后再次出現室顫后心跳驟停,狹小的空間內,姚紅軍醫護團隊毫不猶豫展開搶救。急救醫生季輝立即實施心肺復蘇,王圓霖護士持續監測生命體征并配合電除顫。經過全力施救,患者心跳再次恢復,這場“電梯里的生命保衛戰”最終以勝利告終。
攻堅克難:導管室的“生命突圍”
抵達CCU后,患者仍面臨致命威脅。急性廣泛前壁心梗導致心肌大面積壞死,反復室顫讓救治難度倍增,連續除顫10余次,生命體征暫時穩定,內二科主任李愛霞果斷決策,啟動導管室。在轉運至導管室的短短1分鐘路程中,患者再次陷入意識喪失,主管醫生喬義得持續胸外按壓,李愛霞主任、崔文護士長全程護航,電除顫儀器始終待命。
導管室內,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左前降支完全閉塞。李愛霞主任團隊以雷霆之勢開展冠狀動脈球囊擴張成形術,僅用20分鐘便開通閉塞血管。術中,患者反復出現室顫,醫護團隊連續除顫15余次,最終在綠色的心電監護曲線中,宣告手術成功。
黨建引領:凝聚生命守護的磅礴力量
這場歷時60分鐘的搶救,是二附院黨建引領醫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從急診科到內二科,從分診臺到導管室,醫護團隊以“黨員先鋒崗”的責任擔當,踐行“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黨建+業務的深度融合,讓急救流程更高效、技術協作更緊密、生命守護更有力。
“患者共經歷30余次除顫,注射搶救藥物數十支,這背后是團隊日復一日的急救演練和黨建學習鑄就的專業素養。”內科黨支部書記李愛霞說道,二附院將持續深化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以更精湛的技術和更溫暖的關懷,守護百姓健康。
此次成功搶救,不僅彰顯了二附院胸痛救治“快速診斷、高效救治”的救治能力,更體現了醫院在黨建引領下,醫療技術與人文關懷并重的服務理念。未來,二附院將繼續以“患者為中心”,用責任與擔當書寫更多生命奇跡,為健康中國貢獻二附院力量!
供稿:宣傳科、內二科、急診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