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567篇文章
在傳統醫療體系中,患者的醫療數據分散存儲于各個醫療機構,不同醫院的信息系統缺乏統一標準和有效連接。例如,患者小張因心臟病先后在A、B兩家醫院就診,當他前往C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時,C醫院醫生無法直接獲取A、B醫院完整準確的病歷資料,不得不要求小張重新進行一系列檢查,不僅造成醫療資源浪費,還可能因信息缺失影響診斷準確性。據統計,約70%的患者在跨院就診時面臨重復檢查問題,既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又降低就醫體驗。
從醫療機構角度,不同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參差不齊,數據格式、接口規范各異,導致數據共享困難。同時,出于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擔憂,醫療機構對數據共享持謹慎態度。這種數據孤島現象阻礙醫學研究協作,科研人員難以獲取大規模、多維度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延緩新藥研發和醫療技術創新進程。
區塊鏈技術--破局的“密鑰”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由眾多節點共同維護數據,通過密碼學算法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其核心特性使其天然適用于醫療數據共享場景。
去中心化特性使得醫療數據不再依賴單一中心存儲,而是分布式存儲于各個節點,避免單點故障和數據被集中篡改風險。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確保數據一旦記錄在區塊鏈上,任何修改都會留下痕跡,方便追蹤數據來源和操作記錄,保障數據真實性和可信度。加密技術則為患者隱私保護提供堅實保障,只有授權用戶才能訪問和使用數據。
以基于區塊鏈的電子病歷系統為例,患者的病歷信息被加密后存儲在多個節點,當醫生需要查閱病歷時,需經過患者授權,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驗證身份和權限,確保數據使用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深圳市區醫聯體共建語料庫將率先在全市探索推動市區兩級醫院數據共享交換,通過數據共享,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患者跨院就診時,醫生可通過平臺快速獲取完整病歷,減少重復檢查,就診時間也會縮短。同時,借助區塊鏈技術保障數據安全,患者對數據共享的信任度大幅提升,醫療機構間數據流通促進醫學科研協作。
區塊鏈技術在醫療數據共享中的應用,具有提高數據安全性和隱私保護水平、增強數據可信度和可追溯性、促進醫療資源優化配置、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等優勢。通過構建醫療數據可信共享平臺,能夠打破醫患信息壁壘,實現醫療數據的高效共享和利用,為醫療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盡管區塊鏈技術在醫療數據共享領域展現巨大潛力,但大規模應用仍面臨挑戰。技術層面區塊鏈性能瓶頸,如處理速度慢、存儲容量有限,難以滿足海量醫療數據實時處理需求;不同區塊鏈平臺兼容性差,阻礙數據跨鏈流通。法律政策方面,目前缺乏針對區塊鏈醫療應用的完善法律法規,數據隱私保護、責任界定等問題尚未明確,增加應用風險。社會認知上,部分醫療機構和患者對區塊鏈技術了解不足,存在信任顧慮,影響技術推廣。
為應對這些挑戰,需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優化區塊鏈算法和架構,提高性能和可擴展性。政府應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區塊鏈醫療應用的法律地位和規范,為技術應用保駕護航。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普及區塊鏈知識,提高社會認知度和接受度,鼓勵醫療機構和患者積極參與。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的逐步健全,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未來,區塊鏈技術有望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醫療數據共享的智能化水平和應用價值;同時,區塊鏈技術將在醫療供應鏈管理、醫療設備管理、醫療質量監管等更多領域得到應用,推動醫療行業的全面數字化轉型,打破醫患信息壁壘勢在必行。
作者: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苑杰 教授
孫沛冉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