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特別讓人揪心的事兒,湖北高考出了個理科學霸,數理化幾乎滿分,總分700多分,結果因為英語只考了29分,連一本線都沒過。你可能會問,這分數不是挺高嗎?可那三位總分700分的狀元英語都考了100多分啊。這事兒就像讓姚明去比跳水,再厲害也白搭。
現在高考還是老規矩,算的是總分。偏科的孩子太吃虧了。我鄰居家小孩就是,物理能考年級前幾,英語卻總在及格線掙扎。他媽媽說補課費都夠買輛電動車了,成績就是上不去。浙江那邊倒是聰明,讓學生自己選三門最強的科目考。可全國大多數地方還是老辦法,逼得孩子們天天熬夜背單詞。
說到補英語,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人花大價錢請外教,有人天天抱著單詞本睡覺。可效果嘛,就像往漏水的桶里灌水,這邊進那邊出。網上那些"30天速成英語"的廣告,點進去十個有九個是忽悠人的。有個同學試過,結果三個月過去,英語沒進步,倒是學會怎么投訴商家了。
大學錄取也是個坎兒。現在雖然有"強基計劃"這種特殊通道,但名額少得可憐,比中彩票還難。那個湖北的理科學霸要是沒趕上,可能就得去二本學校了。想想真可惜,明明是個搞科研的好苗子。德國大學就靈活多了,想學物理?只要物理成績好就行,其他科目差點沒關系。咱們這兒啥時候能這樣呢?
家長們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讓孩子專心發展特長吧,怕高考吃虧;逼著補弱科吧,又怕把孩子興趣磨沒了。有個當老師的朋友說,他班上有個學生,物理競賽拿過獎,可英語課永遠在睡覺。家長天天往學校跑,問能不能只學物理不學英語。老師也只能苦笑,這規矩又不是學校定的。
現在AI翻譯這么厲害,同聲傳譯都能做到,說不定過幾年英語真不用這么死磕了。但眼下高考制度沒變,孩子們還是得硬著頭皮學。有個網友說得挺有意思:"要是能開所大學,數理化好就收,英語不及格也沒關系,我第一個報名!"這話道出了多少偏科生的心聲啊。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事。就像讓魚去爬樹,讓猴子去游泳,再怎么努力也比不過天生的。那個英語29分的理科學霸,說不定就是下一個愛因斯坦呢?只是我們的考試制度還沒準備好發現這樣的人才。話說回來,如果你家孩子特別偏科,你會讓他堅持自己的特長,還是逼著他補短板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