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姜還是老的辣,在佩通坦和洪森的這番較量中,這句話再一次被證實。
日前,泰國法院以7比2的投票結果通過了對佩通坦的停職提案,并正式受理對佩通坦的彈劾案,一旦彈劾通過,佩通坦將被徹底剝奪總理職權。
【佩通坦因“電話門”事件被停職】
對于這個結果,柬埔寨方面似乎十分滿意,并已經就未來柬泰“和好”展開了暢想。
據柬媒《高棉時報》報道,柬埔寨首相洪瑪奈表示:“既然佩通坦已經無法掌控政權,柬方將等待泰國新掌權者,以決定邊境開放事宜”。這番話表面上看起來中規中矩,實則話里有話:我們柬方不跟“失敗者”談事,要等“新王上位”后再說。
另外,洪瑪奈還指出盡管泰國國內長期存在是否開放邊境的不同意見,但柬埔寨在此問題上始終保持一致立場,從未出現內部分歧。 洪瑪奈還強調,盡管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殿下曾就相關政治問題表達觀點,但所有正式決策和指令,仍由柬埔寨首相最終拍板決定。
洪瑪奈想表達的意思很明確:雖然洪森在柬埔寨影響力很高,但這并不代表該國的事情都是洪森說了算,在解決兩國邊境爭端一事上,柬埔寨還是更加傾向于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
但問題來了,如果佩通坦下臺,柬埔寨真的能等來一個更好相處的泰國政府嗎?目前來看,這個可能性并不大,洪森的行為以及如今佩通坦的下臺,已經讓兩國矛盾升級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泰國反對派政客稱上臺后必帶兵攻進金邊】
日前,泰國反對派政客之一林明達不僅公開嘲諷洪森“專制不知收斂”,還放話說“只要我掌權,必定帶兵攻打柬埔寨,不只是邊境,還要進軍金邊”。
雖然從目前的政治實力來看,林明達本人當上泰總理的可能性不大,所謂“攻打金邊”的言論大概率也只是政客嘴里常見的“口嗨”,但不可否認的是,其言論反映了當前泰國政壇一種深層的情緒:對柬埔寨的不滿日益增長和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
尤其是涉及邊境問題,佩通坦之所以被拉下臺,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在柬泰邊境問題上的態度“太過軟弱”,不僅在通話中一張口就叫洪森“叔叔”,希望以私人關系緩解矛盾,而且還將矛頭指向了在邊境問題上態度強硬的泰國軍方,這種沒有切身將泰國利益擺在第一位的態度,直接激怒了不少泰國民眾。
有了佩通坦這個“前車之鑒”,可以預見的是,哪怕未來泰國換上一個看似“中立”的總理,也很可能會在壓力下采取更強硬的對柬政策。到那個時候,柬埔寨再想“滅火”,恐怕就晚了。
從短期來看,洪森確實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政敵佩通坦下臺,柬埔寨重新奪回邊境議題的主導權,甚至可以暫時穩定柬埔寨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但從更長遠來看,這種“戰術性勝利”換來的很可能是“戰略性失敗”。
【洪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從柬泰關系來說,洪森的做法顯然摧毀了柬埔寨與泰國的長期合作基礎。本來,佩通坦雖然出身他信家族,但她對外政策相對溫和,一度主張中立、和解、開放邊境。但洪森的強硬做法直接打了佩通坦的臉,使得未來泰國新政府不太可能再以“朋友”的姿態對待柬埔寨。
眼下,柬泰地區的不穩定因素正在不斷增加,一旦泰國政局進一步右轉,“軍事干預”不再是空談。泰國軍隊近年來不斷強化邊境布防,手中也有足夠的資源來在邊境進行有限度的武裝行動。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受害最大的只能是柬埔寨。
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區域穩定布局也會受到影響。作為柬埔寨和泰國最重要的伙伴,中方多次勸說雙方保持客觀理性,并強調希望各國保持穩定發展。
但現在看來,洪森方面已經將事情推向了難以收拾的地步。而一旦泰柬之間兵戎相見,不僅會對兩國民眾帶來傷害,而且還會破壞區域穩定,讓其他域外勢力趁虛而入,攪亂南海、湄公河乃至中南半島的格局。
那個時候,整個東南亞格局或許都將發生變化。柬埔寨想要的發展、和平,也會被越推越遠。
不可否認,洪森確實是一個有能力、有野心的政治強人,但他也必須認清一個現實:這不是1997年,而是2025年。原來逞強、斗狠和豪賭的那一套已經不管用了,如今的東南亞,更需要的是合作、和平和互信。
如果洪森還想在柬埔寨政壇保持影響力,就該為國家利益多想一層,為地區和平多退一步。畢竟,真到了泰國軍隊兵臨城下那天,柬埔寨再“喊疼”說后悔,可就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