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說特朗普要訪華了,而且還帶上了馬斯克、黃仁勛一票大佬組團來中國,這很明顯就是沖著稀土來的,美國被中國掐住稀土命脈,工業都快撐不住了,特朗普民調還跌到谷底,急得不行。
但“可憐”的魯比奧,嘴硬反華被中國制裁,怕是連北京的門都摸不著,馬斯克更慘,跟特朗普吵翻天,訪華名單都懸了,這趟訪華,到底是中美關系破冰,還是又一場大戲?
文案|編輯:清
2025年的中美關系,就像一場沒完沒了的拉鋸戰,稀土成了雙方博弈的焦點,美國75%的稀土靠中國供應,從軍工的導彈傳感器到特斯拉的電動車電機,稀土短缺直接讓美國工業卡殼。
4月的時候,中國宣布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美國高科技和軍工企業叫苦不迭,特朗普剛上臺沒多久,民調支持率就跌到歷史最低,國內企業、財團的壓力像座大山,逼得他不得不放下“美國優先”的架子,準備帶隊訪華。
據日媒爆料,這趟訪華可能就在今年9月的時候,特朗普打算帶著一幫頂級CEO,商量稀土和貿易的大事,這不是簡單的出訪,而是中美關系的關鍵一局。
稀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供應鏈早就被中美貿易戰折騰得七零八落,東南亞、墨西哥這些地方雖然接了點轉移的產能,但配套能力差,成本還高。
美國沒辦法短時間內建起自己的稀土供應鏈,至少得五年才能有點起色,特朗普心里清楚,繼續硬剛下去,美國經濟只會更慘,這次訪華,既是給國內企業找條出路,也是給自己撈點政治資本。
而且特朗普這次訪華,陣仗不小,有消息稱,他要帶一支“豪華商團”,里面有特斯拉的馬斯克、英偉達的黃仁勛、黑石的施瓦茨曼、貝萊德的芬克,還有OpenAI的奧特曼和亞馬遜的賈西。
這幫人可不是來旅游的,他們代表了美國科技、金融和制造業的頂尖力量,個個都盯著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
馬斯克的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貢獻了全球一半的產能,黃仁勛的英偉達靠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華爾街大佬們更是早就想加大在中國的投資。
特朗普為啥這么急?稀土斷供讓美國工業吃不消,軍工企業沒法造導彈,特斯拉的電池成本直線上升。2025年6月,中美在倫敦開了場經貿會談,雙方在“日內瓦框架”下談妥了初步協議:中國松一松稀土出口,美國撤掉部分貿易限制。
這次訪華,就是要把協議落實到位,順便簽點大單,緩解國內壓力,特朗普上一次訪華是2017年,當時中美簽了2500多億美元的合同,涉及能源、化工和制造業,這次他顯然想再來一波大的,提振民調,也給企業交個好答卷。
然而魯比奧這位美國國務卿,本該是特朗普訪華的“先鋒官”,卻可能連北京的飛機都上不了,原因很簡單:他的“干涉主義”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根本不對盤。
魯比奧是個老牌反華政客,2016年就因為會見蔡英文惹了麻煩,后來又在涉疆、涉藏問題上大放厥詞,2025年初還叫囂中國是美國最大威脅,結果中國兩次把他拉進制裁名單,禁止他和家人入境。
這下好了,特朗普訪華前,照例得讓國務卿去談細節,可魯比奧連中國都進不去,只能干瞪眼,如果訪華名單真沒他,魯比奧的政治地位肯定一落千丈,只能靠線上會議或第三國接觸中國,外交生涯算是栽了個大跟頭。
而馬斯克這位特斯拉和SpaceX的大老板,曾經是特朗普的超級金主,競選時砸了不少錢,可現在,他跟特朗普的關系徹底鬧僵,導火索就是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這法案計劃未來十年增加3萬多億美元的債務,跟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推的“省錢計劃”對著干,更氣人的是,特朗普還取消了電動車補貼,這直接讓特斯拉的股價像坐過山車,2025年市值蒸發幾百億,馬斯克急得直跳腳。
馬斯克氣不過,公開威脅要組新政黨,甚至有傳言說他想去俄羅斯避風頭,訪華名單里,馬斯克本來是鐵板釘釘的主角,可現在特朗普好像不想帶他,怕他情緒化搞砸談判,不過,特斯拉在中國的生意太重要,馬斯克估計還是得硬著頭皮來。
中美貿易戰打了七年,全球供應鏈被折騰得夠嗆,美國加關稅,商品價格漲,消費者買單,中國反制,稀土一掐,美國工業就喊疼,據研究,關稅戰讓美國每個家庭每年多花幾百美元,經濟增長也慢了下來。
2025年6月,中美在倫敦談了一次,雙方都松了口: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美國撤掉部分限制,這次訪華,就是要把這事敲定,順便談點能源、環保的大合作。
貿易戰讓全球供應鏈變了樣,很多企業把工廠搬到越南、墨西哥,可這些地方的配套跟中國比差遠了,成本還高,蘋果在印度的生產線良品率低,成本比中國高15%。
中國這邊,靠著RCEP把亞洲供應鏈抓得更緊,2023年對東盟的出口漲了20%,特朗普這次訪華,或許不光是為了稀土,還想在能源、地區安全上找點合作空間,2017年那次訪華,中美簽了天然氣和化工的大單,這次估計也差不了。
特朗普訪華的原因之一,是美國國內的壓力山大,稀土短缺讓軍工和科技企業叫苦,特朗普的民調又跌到谷底,獨立日快到了,他急需拿點成績穩住支持率。
稀土博弈只是中美關系的一個縮影,全球供應鏈的重構已經不可逆,東南亞、拉美這些地方雖然分了點蛋糕,但中國的產業鏈優勢短時間沒人能撼動。
中美要是能通過這次訪華把關稅降下來,技術合作松一松,對兩國的企業和老百姓都是好事,對全球經濟來說,穩定的大國關系也能少點亂子。
特朗普訪華是個信號,中美關系可能真要緩和一把,稀土問題只是個開始,未來能源、環保、數字貿易這些領域都有得談。
美國想保住高端制造的優勢,中國想穩住供應鏈的龍頭地位,雙方都得坐下來說清楚。
全球供應鏈的趨勢已經變了,區域化、近岸化是大方向,但效率和成本還是繞不開中國,RCEP、WTO這些機制得趕緊跟上,幫中小國家分點紅利,平衡大國博弈。
這次訪華如果能談成幾筆大單,比如能源合作或者技術交流,對中美關系是個好開端,全球經濟現在太亂,通脹、供應鏈斷裂、技術封鎖,
哪樣都得大國合作才能穩住,特朗普這趟中國行,能不能真把中美關系帶回正軌,大家都得盯著看呢。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