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妙黛
來源 | 妙黛有言(ID:miaodaiyouyan)
今天跟大家聊聊, “不被愛的清醒”。
女人這一生,被教著去“贏得愛”,可到了中年你才明白:
沒人愛你,反而是最大的自由。
你不欠誰一副好脾氣,也不用再拿命討好一個從沒真心看見你的人。
有一個朋友說,以前吃飯,她永遠(yuǎn)不是那個先動筷子的人。
老公挑食、孩子嘴刁、婆婆要少油少鹽,一頓飯做三種口味,做完還得看著他們吃。
她愛吃的那道魚肚,永遠(yuǎn)只敢偷偷夾最邊上一小塊——
怕他們嫌貴,怕他們說“這么貴的東西給孩子留著吃”。
那時候她總以為:
有一桌人等著你,是一種被需要的幸福。
直到去年,她一個人下班,沒人等我吃飯,沒人問我想吃什么。
她順路去了小區(qū)旁的湘菜館,一個人點(diǎn)了兩個從來沒在家吃上的菜。
一個人慢慢吃,沒人搶,沒人催,沒人指指點(diǎn)點(diǎn)。
她突然意識到:
這么多年,我一直都沒吃過“我自己”的飯。
原來不是沒人等我,是我終于不用再等他們了。
我們這一代女人,有個隱秘的痛: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可愛”“聽話”“溫柔”——
為了被喜歡、被接納、被留住。
你是學(xué)生、妻子、媽媽,是每個人的“角色”,但從來不是你自己。
你為了討愛,把自己掏空,但換來的結(jié)果是:
對方從不因為你付出就多愛一點(diǎn),反而理所當(dāng)然。
你不敢說累,怕被說矯情;
你不敢說不,怕被說自私;
你不敢掉鏈子,因為一旦你“不能扛”,這個家就真的塌了。
你苦,你怕,你撐得發(fā)瘋,但還是咬著牙說一句:“沒事,我能行。”
這不是愛,是奴役。
有個來訪者跟我說:
我現(xiàn)在不期待任何人了,也不打算再對誰討好。
她說她以前以為,只要自己夠好,別人就會心疼她;
只要自己夠愛,老公就會改變一點(diǎn)點(diǎn);
只要自己夠懂事,父母就會滿意一點(diǎn)點(diǎn)。
可換來的只有越來越深的空洞,和一次次的“感動自己”。
她終于懂了:
有些人,不是不愛你,而是從來沒想過你是一個需要被愛的人。
所以她放下了,也放過了自己。
不再乞討,不再解釋,不再配合。
我以前以為,做一個“好女人”,最重要的是讓別人滿意。
長輩滿意、老公滿意、孩子滿意、親戚鄰里滿意——
最好連單位的領(lǐng)導(dǎo)、樓下的超市收銀員都覺得你“懂事”“好相處”。
你想要什么不重要,關(guān)鍵是你要“通情達(dá)理”。
結(jié)婚多年,我已經(jīng)修煉成了一副無敵的好脾氣。
所有人都覺得我是“女強(qiáng)人”“好媽媽”“懂事媳婦”,可沒有人問過一句:
你高興嗎?你愿意嗎?你過得好嗎?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不那么乖”了。
媽媽打電話說她感冒了,我回她一句:
那早點(diǎn)吃藥,休息好。
老公說他同事老婆給他準(zhǔn)備了半個月的出差行李,我回他:
那你要不請她來指導(dǎo)一下我?
孩子想買玩具,我只說:
咱家預(yù)算不夠,下個月再說。
結(jié)果,你猜怎么著?
天沒塌,也沒人翻天,他們只是開始學(xué)著自己想辦法。
而我第一次,沒有對任何人的失望負(fù)責(zé),也沒有為任何人的期待犧牲。
不是不愛了,是不想再過度討好了。
不是我太難取悅,而是他們不愿意。
更重要的是,我為什么一定非得“被愛”,才算活得好?
難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過年,就是失敗者?
沒有人規(guī)定“幸福”必須是兩個人的配方,也沒有誰說“愛”只能來自另一個人。
成年女人的自由,是從不再問“他愛不愛我”開始的。
真正愛自己的人,不會因為沒人愛就活得不好。
曾經(jīng),我有個執(zhí)念:
如果有人能理解我,就好了。
理解我為什么這么累,理解我為什么會爆炸,理解我為什么會突然沉默。
但現(xiàn)在我知道,那個“理解我”的人,我可以不等了。
因為很多人,連你說“我今天不太舒服”都能聽成“你是不是要發(fā)脾氣”;
你只是說句“我想一個人靜靜”,他們就自動腦補(bǔ)“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你多說一句,他們嫌你嘮叨;
你少說一句,他們說你冷漠。
你活得太用力,像個隨時要爆炸的高壓鍋,但你只是想要一句:
“我知道你不容易”。
可這句話,等了十年,也等不到。
所以我現(xiàn)在不等了。
我累了就休息,不解釋;
我不想說就沉默,不愧疚;
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再壓抑、不再包裝。
我終于明白——
你不是不值得被理解,你只是一直把理解的期待寄托在了沒學(xué)會理解的人身上。
而你自己,一直都有理解自己的能力,只是你沒停下來聽。
沒人等你吃飯的那天,你終于吃上了想吃的飯。
你不用宣戰(zhàn),不用逃跑,不用大吼大叫。
你只是悄悄地,從“別人眼里的好女人”,變回了你自己。
從“他們等你吃飯”,到“你等自己回家”。
從“你要不要做飯”,到“你想不想好好吃頓飯”。
這一切,不是失落,而是自由。
中年女性最大的福報,是終于不再依附,而是擁有了“先為自己熱一碗湯”的權(quán)利。
那么,我也很想知道讀到這里的你——
有沒有哪一刻,你突然意識到:
沒人關(guān)心你今天累不累、你想不想吃飯、你開不開心。
可也是那一刻起,你反而開始活得更清醒、更有勁了?
來評論區(qū)聊聊那個你“終于只為自己而活”的瞬間。
作者 | 妙黛,中科院心理學(xué)研究生,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90后辣媽,曾奇峰心理工作室主筆。來源:妙黛有言(ID:miaodaiyouyan)
主播 | 童童,公眾號:童童陪你讀書,微信視頻號:童童陪你讀書
圖片 | 視覺中國,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