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是佛教中的概念,人有了福報,才有了現在所受用的一切。
現在,和大家分享三個能增加福報的方法,如果能夠堅持做這三件事,相信福報就會悄然而至來到你的身邊護佑著你。
以慈悲心對待這個世界
佛教的核心要旨就是慈悲二字,離開了慈悲就不是佛教。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或者對佛教感興趣的人,就要時刻想著要以慈悲心對待這個世界。
曾經,有一位禪師在林下打坐,忽見一個獵人,打中一只野雞,野雞受傷逃到禪師座前,禪師以衣袖掩護這只野雞。
不一會兒,獵人向禪師索要野雞:“請將我射中的野雞還給我!”
禪師慈悲地開導獵人:“它也是一條生命,放過它吧!”
“你要知道,那只野雞可以當我的一盤菜呢!”
禪師拿起防身的戒刀,想要把自己的肉割下來,送給獵人,說道:“從我身上割下一些肉,夠不夠抵你的野雞,你可以拿去做一盤菜了。”
獵人大驚,當下覺悟禪師慈悲之心。
以無相布施待這個世界
現在很多人都很喜歡布施,因為布施將來會有富貴果報。
可以說,能夠懂得布施,經常布施的人是值得贊嘆的。
因為即便是出于私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幫助了他人。但這些都是有漏的善法,并不能得到最真實的大福報。
為此,《金剛經》中,佛陀專門用了一定的篇幅,為眾生講說了要無相布施。
經中說:應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何謂無相布施?說通俗些,即是在幫助他人時,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只是“單純”的想要幫助別人。
布施行善要多做,做完之后就要趕緊忘了,別記在心上。
另外,布施之后要回向,把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也好,回向給自己冤親債主也好,總之不能貪圖布施的功德,這樣自然就能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德。
以結緣之心來善待世界
和某事、某人建立起一種關系,稱為結緣,沒有私欲的關系是凈緣,自利利他的關系為善緣,只有創造更多的凈緣和善緣,才能稱作廣結善緣。
在很多層面上,佛教教給人的道理,和世間老百姓認可的行為是相同的,老輩也常教育我們,要與人為善,只有這樣才能有好的人緣,運氣就會變好。
佛教中說的廣結善緣,也是這個道理。
結善緣是一種良性循環,是一直在種善因,有了善因,自然有善果,福報也會通過善果的形式體現出來。
因此,多多參與利益眾生的善事,也是修福報很快的方式之一。比如,可以在寺院中做義工,參加公益活動等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