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剛放榜,兩則關于高考復讀的動態讓部分考生陷入糾結:
一則是據京報網報道,精華學校今年高考復讀生最高分691分,近20 人超過去年清北線,學生“上臺階率”達98.1%;
另一則是張朝陽與張雪峰就“是否該復讀”展開激烈討論,觀點迥異。
精華學校耀眼的復讀成績,讓一些高考生看到了夢想照進現實的可能;而“二張” 的分歧,則讓考生對復讀更添迷茫。
張朝陽:不必執著于復讀,
大學排名并非關鍵
張朝陽在直播中給出的建議十分直接:
“不建議復讀,有個大學上就行了,不用過度在意大學排名,以后發展還多著呢。”
在他看來,本科教育只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應珍惜已獲得的大學入學機會,沒必要為追求更知名的大學而推遲一年時間。
他以自身經歷舉例,強調職場真正需要的是持續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思維。
張朝陽還提到,復讀一年壓力巨大,可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而且,社會上諸多成功人士并非出自頂尖學府。如今就業市場日益多元化,職業教育、創業等路徑也能讓年輕人實現自身價值。
因此,他建議考生著眼于大學之后的更多發展機會,不必在復讀上耗費一年青春。
張雪峰:復讀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值得拼一把
與張朝陽不同,張雪峰對復讀持相對積極的態度。
他一直強調“高考是普通人改變命運最公平的機會”,對于復讀,更是明確表示:“能復讀就復讀”。若分數差距在50 分以內,復讀一年大概率能提升檔次——比如從二本到一本,或從普通一本考入211院校。
張雪峰認為,復讀并非浪費時間,一年的努力可換來更好的平臺、更優質的校友資源及更多就業機會。
他提醒考生和家長不要被 “學歷無用論”誤導:
在現實就業市場中,很多企業招聘直接設置學歷門檻,名校背景無疑能讓求職者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是普通人向上流動的重要通道。
網友熱議:觀點兩極分化,
背后是現實與理想的碰撞
網友對兩人的觀點展開激烈討論,評論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
支持張朝陽的網友認為,他的話有一定道理:學歷并非決定一切,個人能力和持續學習能力才是關鍵。有人表示:“上了大學后才發現,大學只是新的起點,個人努力和選擇更重要,沒必要在復讀上死磕。”
也有人認為,張朝陽作為成功人士,其經歷和眼界能讓他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待教育和人生發展,這種思維方式值得借鑒。
然而,反對張朝陽、支持張雪峰的網友也不在少數。
他們認為張朝陽的觀點過于理想化,是“成功人士的幸存者偏差”。對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名校學歷仍是改變命運的重要跳板。
有網友留言:“985、211院校與普通院校在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就業機會等方面的差距實實在在,復讀一年考上更好的大學,未來發展可能截然不同。”
還有網友舉例,身邊同學通過復讀考上名校,畢業后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而直接進入普通大學的同學,則在就業時面臨諸多困難。
數據背后的現實:
名校與非名校的差距
從權威數據來看,名校與非名校之間確實存在顯著差距。
根據《202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985/211 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普遍在90% 以上,普通本科院校約為80%,專科院校更低。
薪資方面,以計算機專業為例,清華北大畢業生平均年薪可達20 萬+,而普通二本院校可能僅10 萬左右。
深造機會上,名校保研率普遍在20%-50%,普通院校保研率可能不足5%,考研競爭也更激烈。
這些數據清晰表明,在當前就業市場和教育環境下,名校學歷能為學生帶來更強的就業競爭力和更多發展機會。
這也是許多考生和家長對名校執念深厚、愿意為考更好的大學選擇復讀的原因。
復讀的關鍵
還是挑選適合的復讀校
近5年的資料顯示,全國高考復讀生占比呈上升趨勢,保持在17%-40%之間。復讀生已是一個龐大的高考群體。
復讀尤其是高分復讀的利弊均十分明顯。
優勢在于,考生基礎較好,復讀一年有較大提升空間,可能沖擊更高層次的名校;進入更好的大學,意味著能接觸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師資和人脈圈子,對未來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有積極影響。
風險則包括:一是心理壓力,高分考生對自己期望較高,復讀中若成績波動或二次高考失利,可能遭受沉重打擊,影響心理健康;二是時間成本,復讀一年意味著比同齡人晚一年進入大學和社會;三是不確定性,成績提升并非絕對。
精華學校校長、北大哲學博士廖中揚長期研究高考復讀,他將復讀的理由歸結為四點:
一是復讀相比其他途徑更具確定性與時效性:如留學,高考后臨時選擇易導致目標學校排名吃虧,突破難度大;考研則將命運拐點放在四年后,不確定性高、難度大,且北京考生考研無地域優勢;
二是復讀是 “避免長期彎路” 的有效選擇,若第一學歷含金量不足,職場易走彎路;
三是復讀能幫助學生及時修正方向,減少時間成本 —— 例如,若考入不滿意的專業且轉專業難度大,不如通過復讀直接選擇理想專業;
四是復讀能實現人格與學業雙重成長,不僅提升成績,更是“逆商”培養與創傷修復,符合“凡是殺不死我的都會使我更強大” 的成長邏輯。
他建議,復讀的關鍵是挑選適合自己的學校,因為好的復讀校能讓考生在復讀中體驗“王者歸來的蟄伏”。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 | 精華學校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京城教育圈」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為了更好的我們
歡迎 | 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走之前記得點個“心心”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