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臨床醫學,人們自然想到“南湘雅”“北協和”,復旦醫學院等“八大醫學院”。 不過,它們是陽春白雪,距離普通人太遙遠,包括碩博連讀,或者8年一貫制,普通考生根本夠不到。所以,今天我們推薦的是你能看得見摸得著,踮踮腳就能夠到的醫科大學。它不僅是全國最早試辦八年制醫學專業的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試辦七年制15所院校之一,它就是天津醫科大學。
全國唯一獨立建制的醫學類211高校
天津醫科大學坐落于天津市,其歷史可追溯至1951年創建的天津醫學院。1994年,天津醫學院與天津第二醫學院合并組建天津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是211,雙一流重點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擁有19個院系和1個獨立學院,在校師生15000余人,下屬7所直屬三甲醫院、9個全球前1%學科、臨床醫學躋身全球前1‰、5個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可以說,經過30多年的埋頭治學,天津醫科大學已經悄然崛起為“北方醫學脊梁”。
最為傳奇的是,21世紀初,全國高校掀起合并潮,原衛生部直屬的11所醫科大學,10所被985高校合并(如華西醫科大學并入四川大學、同濟醫科大學并入華中科技大學、湖南醫科大學并入中南大學等),唯有天津醫科大學堅持獨立發展,成為全國唯一獨立建制的醫學類211高校。
對系統外在職考生非常友好
眾所周知,醫學博士比較難畢業,講究的是師承制,需要博導對博士生全面了解,彼此知根知底,才便于入學后導師指導,學生才能順利完成博士階段的學業,所以很多醫科大學的博導基本只招碩博連讀或者直博的學生。
而且,博導資源有限,一個博導最多能帶2-3個學生,而想考博士的人太多,系統內的都出現排隊現象,所以很多醫科大學干脆只招系統內的考生,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以說,很多偏遠地區、四五線城市的考生哪怕學術成果再多,科研論文影響因子再高,也沒有錄取的機會。
但是,天津醫科大學在招收在職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博士時,對系統外在職考生表現出極大的友好度,所有26個專業都對系統外的考生開放,基本與系統內的招生比例是1:1,有的專業甚至系統外的招生人數更多。只要有能力,只要有潛質,只要博導看上,就有機會踏入天津醫科大學的師門。
事實上,如果醫科大學長期只招系統內的考生,非常容易近親繁殖,也容易滋生學術腐敗。可以說,敢于招系統外的考生,也反映出天津醫科大學黨委開放辦學、海納百川的態度,彰顯出學術自信。
報名條件寬松,為在職醫師量身定制
天津醫科大學2025年在職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博士報考條件相對寬松,充分考慮了在職醫師的工作實際和學習需求。
首先,在工作年限要求上,天津醫科大學只要求考生獲得碩士學位后在申請學位的專業或相近專業從事臨床工作2年。這一要求比一般高校要求的3年甚至更長時間寬松很多,使得更多在職醫師能夠在工作和學習之間找到平衡。
其次,在論文發表要求上,天津醫科大學也比較寬松。只要求考生2020年以來本人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本專業領域公開發表論著形式的學術論文1篇,且對論文的類型和影響因子等沒有過多要求。要知道,很多高校的考博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必須要有SCI文章,還有的高校對影響因子提出要求,例如要達到2以上。事實上,只看科研論文不看臨床經驗,只會把臨床能力強,手術經驗豐富的優秀人才擋在門外,與培養高水平的大夫背道而馳。
最后是對碩士專業限制少。天津醫科大學允許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學術碩士報考在職博士,這與很多高校必須是專業碩士才能報考形成鮮明的對比。不要小看這一點,對于那些學術碩士考生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福音,他們無需再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轉換專業或補充相關課程,而直接報考自己熟悉和擅長的專業方向。
招生規模大,競爭壓力小
天津醫科大學2025年接收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專業博士的博導196位,按照每位導師招錄3人計算,最多招生人數588人。招收專業多達26個,其中核醫學、放射影像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等小眾專業也在招生。考生可以結合自身專業興趣和職業規劃,從容選擇博導。
天津醫科大學的領導應該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吃透了教育部的政策。
要知道,教育部在2035年遠景發展規劃中特意提到,“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向專業學位傾斜,每年常規增量專門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博士專業學位發展”、“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專業碩士規模占比擴大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
要知道,教育部2023年底一口氣推出以工程博士、醫學博士、教育博士、法律、文藝、翻譯、會計、應用心理學、社會工作等為代表的36種專業博士,將有資格授予專業博士的高校擴大到820多所,并大幅度提高博士的招生規模。
所以,對比一些東部沿海、南方的重點醫科大學,每年只招收50-100名,普通醫科大學只招30-50名在職臨床醫學博士的政策來說,天津醫科大學領導的政治占位一目了然。
英語自劃線,降低報考門檻
全國醫學英語聯考是許多在職人士報考博士面臨的一大難題。由于長期從事臨床工作,部分在職人士的英語能力有所下降,難以達到要求的英語門檻。
而天津醫科大學對英語成績的要求較低,例如2025年全國線是300分,天津醫科大學的自劃線是295分。可別小看5分的差距,卻為很多考生打開了報考的大門。
從全國考生成績的分布來看,大約70%考生的分數就卡在這個區間。天津醫科大學降低這5分,就意味著如果你報考其他醫科大學不能達標的話,報考天津醫科大學則沒有問題。
所以,如果你感覺自己離開校園時間長了,英語有點生疏,考試能力出現了下降,滿足不了其他醫科大學的要求。那么,歡迎你報考天津醫科大學。
事先聯系導師至關重要,決定報考成敗
報考博士事先聯系博導,這是不成文的慣例。
對天津醫科大學來說,更是有明確要求,必須事先聯系導師。
在報名環節,考生一定要征得選報導師的同意,并提交導師同意報考的函,其中包括導師對考生政治素質、專業素質、綜合能力的評價,且注明同意該生報考。也就是說,如果導師不認可,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
在招錄環節,即便提交了合格的報名材料,英語全國統考也過了,還需要導師的推薦書,并注明同意擔任導師。完成了這一步,才能領到入學通知書,可見導師意見的權威性。
事先聯系博導之所以這么重要,是因為培養博士與培養碩士不同,培養碩士重視的是學術規范,把老師所教的東西學以致用,達到畢業要求就可以了。而博士不同,強調更多的是培養創新能力。
如果一個博士到了畢業規定的時間,仍不能成為自己研究領域的專家,說明沒達到博士水平,是不能畢業的。出現這種情況,問題十分嚴重,既影響學生的學業和事業,也影響導師的招生資格。
所以,在報考之前,考生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自己心儀導師的研究方向和課題需求,并主動聯系,進行溝通,向導師介紹自己在臨床工作中的經驗,展示自己的研究興趣、專業背景和未來研究計劃,便于導師對其專業素養和發展潛力的認可,并給予報考建議和指導,后續環節才會順利。
可見,對有意申請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的在職同學來說,深入了解這些政策,提前聯系導師,充分做好準備,將有助于申請成功,實現自己的學術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