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喊話中國施壓伊朗,妄圖讓中國“收拾爛攤子”,卻忘了當初在聯合國無視中方?;饎窀?。如今捅了馬蜂窩才想起找中國滅火,早干嘛去了?
就在日前,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竟把中國描繪成能夠"一鍵摧毀"伊朗經濟的"超級按鈕",聲稱中國是唯一能撼動伊朗的國家。
【以色列喊話中國施壓伊朗】
她建議,中國只要停止購買伊朗的石油,伊朗就會崩潰,從而遏制其所謂的“核野心”。顯而易見,這番充滿殖民思維的言論,暴露出以色列對華外交的深層誤判。
白樂濰的論調可謂"三段式"荒謬:首先強調中國購買伊朗90%的石油出口,接著搬出中伊4000億美元合作協議,最后得出結論——中國應該聽從以色列的指揮棒對伊朗施壓。
這種邏輯鏈條背后,是以色列試圖將中國塑造成伊朗"金主"的敘事陷阱,既掩蓋了以軍空襲伊朗主權設施的事實,又想離間中伊經貿關系。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的回應堪稱"四兩撥千斤"。她明確兩點:中東亂局是非曲直很清楚;解決問題要靠外交而非施壓。這短短幾個字的表態,既點明了以色列才是地區緊張的始作俑者,又堅守了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底線。
【中國外交部回應兩點】
其實觀察西方對華認知的"精神分裂癥"很有意思:平時鼓吹"中國影響力有限",等惹出麻煩后又高喊"中國必須負責"。這種雙標套路在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中屢試不爽。
如今以色列照搬劇本,把伊朗危機也包裝成"中國責任論",卻忘了正是其突襲伊朗核設施、暗殺伊朗高層才引爆本輪危機。以方的邏輯可謂是荒誕至極。
而白樂濰的"石油斷供崩潰論",與西方"切斷中俄貿易就能搞垮俄羅斯"的論調如出一轍。這種老舊的經濟訛詐思維,暴露了某些國家外交觀念的時空錯位。
他們似乎還活在殖民時代,認為強國可以隨意掐斷弱國經濟命脈。殊不知在多元化的當代國際體系,這種霸道邏輯早已失靈。
【中方多次呼吁以色列?;稹?/p>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以色列在要求中國選邊站隊時,刻意回避了三個關鍵事實:
其一,中國在聯合國已經多次呼吁以方停火卻遭無視;
其二,伊朗作為主權國家有權自衛反擊;
其三,中伊合作主要限于經貿領域,中國從不干涉伊朗內政外交。
而以色列方面這種"嚴于律人、寬以待己"的雙標,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以色列的算盤打得響:既想維持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又要求中國犧牲與伊朗的能源合作。這種"魚與熊掌兼得"的貪心,讓人想起美國既要對中國搞技術封鎖、又想保住中國市場的一廂情愿。歷史證明,沒有國家會接受這種不平等的外交勒索。
【以色列試圖用經濟利益綁架中國外交】
值得玩味的是,白樂濰特意強調中國是以色列"第二大貿易伙伴",試圖用經濟利益綁架中國外交。這種把商貿關系政治化的做法,恰恰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中國與很多國家都有貿易往來,若每個伙伴都要求中國按其意愿調整對外政策,國際貿易體系豈不亂了套?
而伊朗問題本質上是美伊、以伊矛盾的延伸。以色列不去反思其激進的地區政策,反而要中國當"替罪羊",這種轉移矛盾的伎倆實在不高明。就像校園霸凌者不去檢討自身暴力,卻責怪老師沒有管好受害者,邏輯之扭曲令人瞠目。
要知道,中國的中東政策始終清晰如一:勸和促談、平衡公正。我們既購買伊朗石油,也與以色列做生意;既反對伊朗發展核武,也批評以色列空襲鄰國。
【中國不會干涉他國內政】
這種不選邊站隊的立場,恰恰是對地區和平最負責任的態度。某些國家幻想中國會放棄原則當"國際警察",未免太不了解中國外交傳統。
解鈴還須系鈴人。中東和平的關鍵,在于以色列及其西方盟友能否放棄零和思維。中國不會、也不可能替他們收拾爛攤子。
正如中國古語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某些國家若真關心中東和平,不妨先停止對伊朗的軍事挑釁,而不是把解決問題的責任推給無關第三方。
歷史終將證明,靠施壓和威脅維持的和平如同沙上城堡,唯有平等對話才能構筑持久穩定的地區秩序。中國將繼續做中東和平的"穩定器",但絕不會當任何國家的"外交打手"。這條原則紅線,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