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入場做AI Agent智能體。
7月22日消息,零一萬物創始人兼CEO李開復博士今天上午宣布,發布升級后的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萬智”2.0版本,并推出零一萬物企業級Agent智能體產品。
據悉,作為萬智平臺的核心功能模塊,零一萬物企業級Agent以“超級員工”為核心定位,具備深度思考和任務規劃能力,基于安全沙盒與MCP,能訪問手機和Web端,連接各類企業服務。目前,該產品已經在金融、能源、法律、知識產權、智慧園區等場景落地。
李開復表示,目前,零一萬物的企業級Agent已步入L2 推理Agent階段,與OpenAI最新發布的ChatGPT Agent處于同一技術水位,具備基于大模型的任務規劃能力,能通過推理機制自主判斷任務步驟,調度多種工具完成復雜目標,實現從“工具流執行者”向“人機共同決策者”的躍遷。
李開復在會后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不管是Kimi,還是MiniMax、Qwen等模型,國內有很多好的開源模型,其它模型會提供Agent大腦能力,零一萬物愿意用任何公司的優質開源模型,并且正在使用。
談到DeepSeek活躍度下降話題,李開復指出,不要低估DeepSeek的強大能力。
“第一,這幾家公司走開源路線,如果他們最強,我們一定會用這些模型;第二,不要低估DeepSeek,現在它的新版本相對低調但還是很強的;第三、我們國內很明確All in To B,消費級AI應用不是主要關注點;最后是基模競爭中美最終將是大廠的游戲。”李開復稱。
據悉,零一萬物成立于2023年5月,由李開復創辦,主要致力于打造 AI 2.0 的平臺和應用,技術路線此前為自研大模型,2023年11月6日發布首款開源預訓練大模型 Yi-34B,2024年推出首款閉源模型Yi - Large綜合排名位居前列。
2024年5月,零一萬物內部對規模定律(Scaling Law)的邊際收益遞減進行推演,最終決定放棄訓練原定萬億參數的超大模型 Yi-X-Large,而轉為訓練更輕量化、更具商業落地前景的 MoE(混合專家)模型Yi-Lightning,并在10月LMSYS Chatbot Arena上取得世界第六的排名。
AI應用和商業化層面,零一萬物主打國外C端、國內B端策略,去年海外收入超1億元。李開復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國內B端收入,就已經超過接近去年全年的收入規模,公司在非常良性運營當中。
2024年11月開始,零一萬物加速轉型到應用端,并于2025年1月與阿里云成立產業大模型聯合實驗室,并宣布聚焦參數適中、性能領先、推理速度快、推理成本低的輕量化模型,以產業大模型助力商業落地;2月,零一萬物與蘇州高新區聯合成立的產業大模型基地正式授牌,聚焦制造、金融等領域的產業大模型;3月,零一萬物推出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為企業級DeepSeek部署定制解決方案;7月,零一萬物萬智企業大模型服務平臺正式登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官網。
“今天,大模型我們走(發展)了兩年多,2025年最重要的事件是開源力量+中國實力,DeepSeek的橫空出世,不但是中國的驕傲,而且也帶來了更加清晰的終局,也就是開源必將勝出,大模型的格局將從拼比底模的技術指標,走向擁抱開源模型的商業賦能,那么中國就有超大市場、超多場景?!?strong>李開復當時表示,公司已經全面轉向應用階段。他認為,2025 是 Al-First 應用爆發年,也是大模型商業化的大考年,而AI需要市場,市場也需要 Al,行業亟需“性能x性價比”最優解。未來的大模型的行業競爭將不再單指模型性能的比拼,更關乎從中臺到應用的能力,即模型能否快速響應場景需求、基于中臺構建行業應用。
時隔三個月,李開復今年首次線下,面對媒體披露零一萬物企業級Agent智能體產品進展。
實際上,自“一碼難求”的Manus帶火Agent智能體概念后,不少AI大模型企業都在爭相發布自家大模型產品。其中,“大模型六小虎”中最先發布的是智譜,MiniMax繼6月發布Agent產品后,近日公布Agent全棧開發功能。據了解,今年WAIC期間,階躍星辰也將發布多個垂類Agent。
AI Agent 的能力躍升背后關鍵看兩點——基座模型具備的深度思考與任務規劃能力,以及Agent經過場景錘煉和工程優化之后可調用執行工具的數量與精度,影響著其能力邊界。這兩者結合,才能讓 AI 實現 “手腦并用”,未來有望成為各行業 “超級員工”。但目前受限于基座模型對垂直產業的理解深度和工具調用成熟度,多數Agent方案仍無法滿足企業復雜業務需求。
李開復表示,Agent這個詞已經火了至少半年甚至更久,但是Agent正在被重新定義,其為企業創造的價值也被嚴重低估和誤解。
在李開復看來,Agent分成三個階段——過去、今天和未來:2024年是工作流Agent;2025年,當下是推理Agent,未來將會是Multi-Agents。
- L1:工作流Agent。這一階段由人類主導任務的規劃與決策流程,Agent僅按指令一步步執行指定動作。雖然實現了任務自動化的初步落地,但其智能化程度有限,本質仍為強化版的“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或“Co-pilot”,難以應對企業中復雜多變、跨環節的任務。
- L2:推理Agent。Agent具備基于大模型的任務規劃能力,能通過推理機制自主判斷任務步驟,調度多種工具完成復雜目標。此階段的Agent不再依賴人類指定的流程,而是能“想清楚再做”,具備真正的任務閉環執行能力。
- L3:多智能體 Multi-Agents。多個AI Agent之間實現有機協作,自主進行任務分配、資源調度與協同優化。這一階段將徹底重構企業運作范式,形成真正的去中心化智能協作網絡,是Agent發展的進階形態與行業變革的關鍵臨界點。
李開復曾提到,AI智能化轉型的客戶畫像有四類:1、與CEO決策者直接對話;2、企業數字化程度較高;3、對AI智能化需求迫切和強烈;3、有立即可實施見效的場景,比如能源、游戲、法律、零售等高復雜度、高價值行業,提供端到端交付能力,從戰略咨詢到平臺落地,并且強化本地化部署、安全合規、可控可解釋等關鍵指標。
李開復稱,企業AI數智化轉型本質上是CEO一把手驅動的AI戰略轉型工程,這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管理問題,需要CEO與一線員工形成轉型共同體,上下協力,實現從戰略到執行的全面貫通,確保轉型落地見效。基于萬智2.0平臺,零一萬物選擇以“一把手工程(Top Down)”為核心戰略,由李開復牽頭打造真正貼合業務需求的大模型To B解決方案。
在李開復看來,AI的價值,已經從最初的工具(Chatbots),到軟件(API調用),再到服務(AI員工),未來會看到結果(以企業獲利為導向),企業會從為“工具”買單演變到為“結果”買單。
李開復在媒體交流會上指出,零一萬物商業模式是“Palantir Model”,最終目標之一是希望打造“行業大模型操作系統”。
李開復進一步解釋稱:
“我們(零一萬物)與Palantir是類似的。因為它如今已是千億級美元市值的公司,對外不是那么高調,不是做to C,而且也有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數據(尤其是完整的行業閉環數據),同時深諳商業機構的核心指標?;谶@些指標和閉環數據,用現有技術交付價值,正是Palantir的1.0發展模式。而且,Palantir證明了一定要深度共創,做產品和平臺公司,才能了解企業的痛點和機會,要做很多工作,從一個公司泛化到第二個公司、第三個公司。他們創立的時候還沒有AI 2.0,當時最大的價值數據平臺,之后又有了AI平臺。因此,做To B業務,面對行業巨變時,傳統行業與 AI 公司的深度共創至關重要,這也是我們認同的方向。 另外,我們這里特別增加一點,就是‘一把手工程’。如果真的要有比較大的投入,對公司KPI有很深認知,而且愿意用AI做公司核心業務場景,這個只有CEO才能決定,所以我們選擇走這條道路。”
李開復稱,如果操作系統廣義性定義為“能夠承載很多的應用”,今天的萬智已經符合這個標準。但操作系統也應該具備非常強的泛化通用、開箱即用的能力,雖然今天零一萬物還沒有完全達到,但是其團隊已經把這當作一個未來要實現的目標。
Gartner曾在報告中預測,到2028年,33%的企業級軟件應用將整合 AI Agent,屆時 15%的日常工作任務決策可實現完全自主化。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研報中預測,AI智能體市場前景廣闊,目前蘊藏著520億美元的機會,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020億美元。
李開復強調,以生成式AI驅動的AI 2.0革命比過去的技術革命更為迅猛,正在加速商業落地。AI Agent的顛覆式創新,將會重構整個商業世界的業務流程和價值創造。未來十年企業競爭的分水嶺,就在于是否具備AI 2.0時代的全局思維與落地能力。企業AI數智化轉型本質上是CEO一把手工程,敢于讓AI穿透核心系統、重構價值鏈條的企業將贏得先機。(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編輯|蓋虹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