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敢相信,差點錯過《中餐廳9》的我硬是被丁禹兮一個人從棄劇邊緣拉了回來。
不是因為劇本多新穎,也不是任務多刺激,僅僅是他那種自然流淌的、如同氧氣般不可或缺的“高修養”存在感。
在這個早已陷入套路化窠臼的綜藝里,他提醒我們:真正的魅力,或許真的不在于多會造梗、多能搶鏡,而是當鏡頭掃過,那個人是不是總在做“對的事”。
看看沈月攥著啟動資金獨自凌亂的那刻吧,黃曉明將那“燙手山芋”甩過來之際,其他人皆很有默契地,低下了頭,裝作正在忙碌著。
唯有丁禹兮毫無征兆地接話:“我跟你一塊兒。“
輕飄飄五個字,在那充斥著繁復表演的綜藝森林當中,這一行動,堪比一道閃電——其特點為原始,直接且精準地解決問題
重點不只是分擔壓力,而在于這種分擔未經猶豫和權衡就發生了。
當其他人在潛意識里,把“資金管理”這個事情,等同于“沈月的個人負擔”;他則本能地,將其錨定成為整個團隊運轉起來的核心齒輪。
后續超市采買簡直成了“丁禹兮生存哲學”的一個微縮景觀。
他不像獄警監督林大廚那般,反而化身為最為殷勤的同謀者:看到那貴價廚具之時,先是拍拍胸脯,“我用手揉面,絕對不會比機器差!”
察覺林大廚情緒微微起波瀾,立刻遞上那所謂的“糖衣炮彈”,“您這眼光吶,那可真是相當專業”。
他巧妙地以共擔者的姿態,將監督所帶有的冰冷銳角給抹去了,讓這省錢的大業,轉變為一場火熱的雙人探險之旅。
這種圓融的控場能力,不是那種滴水不漏的心機,更像是一種無需刻意去排練的肌肉記憶——也就是對整體節奏有著超然的感知力。
但更戳人心的,是連攝像頭都未必刻意捕捉的角落。
被漫長的超市卸貨過程所消磨,眾人紛紛坐地開始玩手機,而丁禹兮依舊在緊追著貨車的進展情況
一句“馬上到了”,不是通知,倒像一顆定心丸投喂了在場所有人。
當送貨車終于抵達,那個結實的擁抱和燦爛笑容,甚至讓屏幕外的我都替疲勞盡消。
沒人要求他擁抱工作人員,也沒人會在意他沒凳子坐是否辛苦。
他選擇做,是因為他的行為邏輯里寫滿了對他人服務的尊重,以及對完成工作所必須的積極氛圍的執著維護。
最絕的是,餐廳試菜,當大家沉浸在“黃店長都想吃”的歡快點餐浪潮里,丁禹兮第一個扭頭,發現沈月捏著計算器的手指,微微泛白。
他一句打趣:“完了咱們沈掌柜要開始算賬了!”瞬間沖淡了沈月臉上的焦灼。
這不只是高情商,簡直是情緒雷達,在眾人皆沉醉于目標之時,唯有他在觀察航程的舵手是否眩暈疲憊。
不過當所有的贊譽都紛紛涌向丁禹兮這束“完美的陽光”時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這種無法被替代的光芒,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遮蔽了某些原本應該存在的棱角呢?
當黃曉明身為店長,卻屢次將棘手的任務拋給他人之時,丁禹兮總是那個默默接住的緩沖墊——他是全員的救星,不過這也使得店長失職的缺口得以悄然轉移并變得合理化。
丁禹兮越光芒萬丈,節目組越安心地把團隊協作的底層漏洞,一股腦兒壓給他去修補。
那些本該由決策者承擔的壓力,那些原本可以激發的群體反思,被他熨帖地撫平了。
這是丁禹兮的能力,也是某種無奈的悖論——他太好用了,好用到團隊里的“功能缺失癥”被完美掩蓋。
試想沒有丁禹兮這個萬能的粘合劑,這一季的爭吵,分配不均,資源捉襟見肘,是否反而能暴露出更真切的經營困境呢?
當所有人都習慣了為“丁禹兮式存在”拍案叫絕,或許我們也該問問自己:我們期待綜藝里看到的究竟是什么?
是一個能無懈可擊地解決所有困境、熨平一切褶皺的“假性完美超人”?還是那些未經粉飾的、跌跌撞撞卻充滿生命力的真實互動?
丁禹兮的珍貴毋庸置疑,他展現出了男性在群體生活中極具吸引力的“隱形擔當”——眼觀六路,肩扛重任,卻不以此邀功或施壓。
這種素質是稀缺的,是值得點贊的,但也正因稀缺如金子,它才更不該成為掩蓋其他問題的金箔。
節目的活力,終究不該寄生于一個成員的神性光芒之上。
我們欣賞丁禹兮這樣的人,或許恰恰因為我們內心也藏著相似的渴望:渴望在疲于應付的世界里,也能有這樣一縷不灼眼的光,既映照出路途上的坑洼,也悄悄在你踉蹌時遞上一根看不見的拐杖。
丁禹兮的呼吸般的真誠如同氧氣,吸一口讓人通透自在。但我們最終要呼吸的,畢竟是空氣里的全部,是混雜著沙礫和煙火氣的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