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們有自己的傳統服飾,認為應該把校服改成傳統的漢服,如此能讓每一個同學從小內心就充滿濃濃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這想法當然沒錯,不過我們也得承認,有些傳統服飾其實并不適合學生穿著。首先,那些寬袍大袖的款式很影響日常活動,顯得格外累贅。
現在的運動服作為校服,雖說看起來千篇一律,但至少清清爽爽、整齊劃一,還方便運動,很適合學生們穿著。而老師倒是可以依據個性去選擇一些漢服。
老師穿“正經漢服”上課,仍沒逃過家長投訴:袖口處若隱若現
我們應該感激從小到大遇到過的許多年輕老師,他們的態度可能充滿銳氣,其新銳的教學模式或許不被一些老教師認可。
但正是因為有這些充滿熱情的年輕老師存在,才讓學生們內心受到很大的鼓舞與震撼,比如能勇于表達自己的個性。
年輕女老師穿著的衣服往往很漂亮,大家也覺得老師穿得好看是對課堂的一種尊重,這樣學生們也會把目光聚焦到老師身上。
可學生到底是看老師的衣服還是看上課的內容呢,這就不好說了,家長們擔心的也正是這點。有一位女老師就恰好踩中了這個“雷區”。
她原本在網上買了一套正經漢服,想在上課的時候跟學生們宣傳一下傳統文化的魅力,結果卻被家長們投訴了,投訴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在家長眼里,這套衣服存在很大問題,他們不懂什么傳統不傳統,只看到這套漢服若隱若現的袖子,還把老師的鎖骨全露出來了。
覺得這看起來不像是一個正派的老師,就因為這個原因,這位老師的后續考核評分等都受到了影響,真是好心辦了壞事。
其實在大家看來,這套衣服壓根兒就沒有任何問題。這位老師又不是體育老師,不用做幅度很大的動作。
要是她是語文老師或者美術老師的話,這樣講課是完全沒問題的。只是有些家長的想法,或許不能簡單用“保守”二字來形容,而是他們對于老師往往會過于敏感,甚至到了談虎色變的程度。
對老師持雙重標準,終會傷及自家孩子
家長們往往將老師這個角色看得很重要,這并無不妥,但不能以雙重標準去要求老師。比如普通人有工資、有閑錢,假期去旅游沒什么問題。
但筆者曾見到一位家長,因老師常在朋友圈曬到處游玩的美照,竟要求這位老師收斂些,否則就向校長投訴。
其言外之意是老師這一特殊身份必須守得住清閑、耐得住寂寞,然而這種觀點不正是對老師的一種刻板印象嗎?
我們應思考怎樣才能激發老師的教學積極性,這對自家孩子才有益,那肯定是要讓老師擁有較為豐富的物質生活以及精神滿足,這樣他們工作起來才有干勁兒。
要知道,教書育人是一份極為消耗精力、體力和熱情的工作,老師衰老和疲憊的速度比其他工種快得多。
若還在其他方面對老師加以諸多限制,那可真就會殃及自家孩子了。而家長連老師的一套衣服及日常專業行為都要質疑,實則是自身不專業的一種體現。
如果不想讓一些優秀的老師提前離職,失望地離開這個行業,那么家長就得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些過于多管閑事了。
任何行業都經不住被人拿著放大鏡到處找茬,到最后教育原本應該是生機勃勃的,卻被大家弄得畏手畏腳。那么,最終的受害者到底是誰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