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武漢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鄂州被賦予建設武漢都市圈協同發展示范區的重要使命。立足自身航空物流、智能制造等特色產業基礎,主動對接武漢 “光芯屏端網” 世界級產業集群,深度融入武漢城市圈產業鏈分工體系,鄂州正以 “鏈” 為橋、以 “創” 為翼,奮力書寫 “以協同提能級、以融合強支點” 的時代答卷。
7月4日,鄂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權做客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在線訪談,就“聚焦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科創引領的武鄂協同發展示范區”話題,與網友交流互動。
?訪談現場
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推動“鋼城”向“港城”轉變
航空物流方面——截至目前,花湖機場累計開通貨運航線102條,聯通47個國際重要城市,月貨郵吞吐量穩定在12萬噸以上、貨運航班量3200架次以上,全國第3。
光電子信息和新材料方面——鄂州集聚三安光電、長飛石英、容百鋰電等優質企業100多家。2024年,全市光電子信息和新材料產業產值同比增長45.5%,占GDP比重的18.9%。
生命健康方面——“葛店·中國藥谷”已聚集愛民制藥、唯森制藥、明理醫療等企業42家,形成了化學藥品制劑、中成藥制劑、藥用輔料、生物生化制品等產業鏈條。2024年,全市生命健康產業產值同比增長8.5%。
高端裝備制造方面——鄂州已形成以激光裝備、數控機床、重型機械、船舶制造為支撐的產業體系,現有科貝激光、逸飛激光等規上企業23家,2024年產值同比增長20.3%。
低碳冶金方面——鄂州因鋼而立、因鋼而興,低碳冶金產業鏈條最為完整,擁有鄂城鋼鐵、鄂州球團、程潮礦業、歐冶鏈金等重點企業20多家。2024年實現總產值467.99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9.69%。
深化產業鏈協同
做強武漢都市圈“光芯屏端網”
錯位布局,爭取上下游聯動。圍繞“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鏈,武鄂兩地分工協作、錯位發展,打造長江存儲等企業三公里半徑產業配套圈,吸引長江存儲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東湖高新區聚焦顯示面板研發與生產,葛店經開區則重點發展上游材料、芯片制造與中游封裝測試環節,形成產業閉環。
發揮優勢,實現資源協同共享。依托鄂州優勢產業鏈,武鄂兩地促進供應鏈數據和資源共享,提升信息、物料、資金、產品等流通效率。同時,依托花湖國際機場“光谷城市貨站”,形成“光電子+臨空”雙驅動模式,為整個“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提供了?通達全球的快速物流通道?。
吸引人才,打造創新發展高地。鄂州市以“新鄂州人”計劃為統領,推出“梧桐計劃”“人才強企”等專項政策,為人才提供項目經費、生活補貼及購房補貼等。不斷加強武鄂兩地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合作,鞏固“研發在武漢、生產在鄂州”產業格局。
聚焦科創同興
推動武鄂產業協同發展
共建科創平臺。聚焦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領域,鄂州市新認定市級技術創新中心6家,全市已建成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164家,其中,省級平臺31家,切實?服務武鄂兩地產業需求?。
聯合技術攻關。鄂州市通過組建湖北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鄂州專區(入駐企業1351家,發布需求811項、完成對接227項)、成立鄂州(武漢)離岸科創中心等舉措,加強兩地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合作。
?數字賦能升級。鄂州通過建設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為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提供數字支撐。2024年,鄂州市成功入選國家“千兆城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行政村5G全通達和千兆網絡全覆蓋,并積極打造全球首個5G數字孿生機場等應用場景。
培育?產業集群。堅持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線并進,加速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產業突破。去年,鄂州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255.65億元,同比增長18.3%,增速全省第2。
營造創新生態。強化政策支持,制定出臺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未來產業發展等政策支持。強化金融支撐,科學應用風險補償、獎勵補貼、投資引導等科技金融方式,支持科技人才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強化服務保障,建立“首席服務員”制度,及時解決創新創業發展難題。強化品牌建設,大力推進“葛創匯”等品牌建設,讓大光谷區域創新創業到鄂州成為一個優先選項。
來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