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酷樂汽車
很多人學開車,是在駕校。很多人以為,買了新車,帶了駕駛模式,有幾個雷達、攝像頭,控制起來就輕松多了。再后來,踩過一次剎不住、轉向打滑、濕地甩尾、坡道溜車,你會發現 ——
教你“合格上路”的是車廠,但教你“掌控車輛”的,一定是賽道。
你可能沒想過,在這個駕駛輔助系統越來越聰明的時代,你自己反而越來越不會開車了。不是說你不會換擋、不會轉彎,而是你不知道車在干什么,也不知道你自己做了什么。
車廠教你的是“駕駛合規”,不是“控車邏輯”,現代車廠非常擅長做一件事:把錯誤變成“系統可以兜住的東西”,比如:
你過彎踩錯油,ESP介入;
你剎車急了,ABS干預;
你轉向太急,轉向助力調小;
你根本沒注意彎道,LKA自動修正方向;
你油門起步太猛,TC限制你扭矩。
聽起來很安全吧?
確實,車廠的初衷是為了讓普通人更容易把車“開上路、開回家”,而不是讓你“開得極限、開得清晰”。所以車廠提供的是一個“容錯系統” ——
你不需要懂得控車,車會盡量保護你。但問題是,這套保護系統不是萬能的。一旦你進入“臨界狀態”,也就是:
濕地緊急變道;
連續發卡彎減速不當;
高速出彎補油節奏出錯;
上山下坡長時間剎車疲軟;
你會發現,車廠教會你的“合規駕駛”,不再足夠。
車不是一個“你坐進去就能按說明書操作”的產品。
車是一個“帶有物理反饋系統”的復雜載具,尤其是高性能車、改裝車、運動化平臺,每一腳油門、每一腳剎車、每一個方向輸入,車都會給你回饋。但如果你沒去過賽道,這些反饋你壓根感覺不到。
原因有三:
1.你根本沒推到“臨界區間”
你平時在城市開車,從來沒讓輪胎接近極限、也沒有姿態變化的機會,車的性能你永遠沒見過。
2.你做錯了也沒人告訴你錯在哪
車廠的系統只會“幫你兜住”,不會教你“為什么剛才推頭了”“為什么車尾亂了”。
3.你習慣了把“順利抵達”當作“會開車”的標準
但真正的控車,是你能控制車的重心、節奏、油門轉向之間的平衡,而不是靠ESP把你扶正回家。
你一旦進了賽道,或者哪怕是一個封閉場地、山路模擬、繞樁訓練,你就會立刻發現:
多踩一腳油門,車尾會擺;
拖剎時間不對,出彎會轉不過來;
入彎角度不好,車頭永遠對不到彎心;
視線位置錯了,彎沒走完你就開始補方向了。
這些東西,沒有電子系統來“幫你悄悄修正”。你做錯了,就錯了,你必須承擔那個后果。也正因為沒有兜底,你才真正學會:
什么時候該收油,什么時候該加速;
怎么靠油門修姿態,而不是靠轉向打死來“硬轉過去”;
怎么從車的晃動、胎噪、轉向阻力判斷它告訴你“我不行了”。
這才是控車的起點:你知道車“行”還是“不行”,不是靠燈、不是靠系統,是你“自己感覺出來的”。
有些人會說,自己不跑賽道,不漂移,不飆車,學這些干什么?
但其實你在連續彎的剎車節奏,就是你上下班雨天緊急變道的剎車邏輯,你在出彎的油門控制力,就是你城市道路前驅車減少推頭的節奏基礎,你練會了視線移動和轉向提前量,就是你高速彎不驚不亂的鎮定之源,你能感知車尾動態,就是你知道什么時候應該提前收油而不是盲踩剎車。
所有你在封閉環境里練的極限狀態,都會在你日常通勤時,變成你不慌不亂的底氣。
你想想看,那些你見過的老司機、職業車手、改裝玩家,為什么總說“車身姿態”“剎車點”“油門節奏”“循跡路線”這些詞?因為對他們來說,車已經不是一個你下命令它就做事的機器了。而是一個“你給它一個節奏,它給你一個結果”的協作伙伴。
你收油,它往前壓重心;
你帶剎,它準備進彎;
你給油太快,它用甩尾提醒你“慢點”;
你方向回早了,它用出彎推頭提醒你“別急”。
這套對話邏輯,你在城市里是聽不到的,因為你壓根沒機會走進它的世界。只有你把電子系統關了,進到一個沒有外部干擾的封閉環境,你才會真正和它說上第一句話。
答案不是“換套絞牙”、“升級輪胎”、“練漂移”,而是你愿不愿意進一個“不會幫你兜底”的環境里,自己試、自己錯、自己救回來。
酷樂建議你可以這樣開始:
1.找個低難度的場地:比如卡丁車場、模擬山道、場地繞樁;
2.開自己的車或者熟悉平臺的練功車:比如BRZ、86、MX-5、1系;
3.關閉不必要的駕駛輔助:從ESC OFF開始;
4.每一次錯誤都記錄、回想、修正:比如你哪一次出彎油門踩太早了,哪一次方向收得太急;
5.固定練一種動作:例如出彎加速、雙向變線、重心轉移、急剎轉彎;
你不需要一次上賽道,不需要比賽,不需要變賽車手。你只要愿意練“車怎么轉向、怎么收油、怎么壓胎、怎么推重心”,你就已經在走向“掌控車輛”的路上。
車廠會給你很多幫助,但那不是“駕駛”,那是“代駕系統”;只有在沒有幫扶的環境下,你才能意識到自己原來不會走路,才會開始學著跑。就像所有武林高手都必須從“沒內功加持”的基本功練起一樣,控車從來不是天賦,是你走過了多少彎,錯過了多少點,才慢慢學來的。
所以,為什么教你控車的不是車廠,而是賽道?
因為只有在賽道里,你做錯了才有人告訴你“錯在哪”,而不是“車幫你兜住了”。你不一定要開快車,但你得知道,車到底是你在開,還是在開你。
More
今日日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