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德干先驅報》當地時間6月27日報道,正在訪華期間的印度防長拉杰納特·辛格向我方提議,希望盡快就解決雙邊“復雜問題”制定“路線圖框架”,并通過現有磋商機制就雙方脫離危險接觸、降低危險局勢、增強“接觸線”管理以及最終“劃界”等問題取得進一步成果。令印度當地媒體感到此次表態前所未有的是,辛格當場對東大方面建議,就劃定雙方邊界達成“一攬子永久解決方案”,從而徹底解決這一懸而未決的問題。
(印度主動示好,表明其對外認知開始再次清晰)
分析人士認為,印度突然向東大拋出“劃定雙方界線”這一敏感議題,甚至主動降低姿態,希望與東大就避免兩國關系出現新的復雜情況進行密切溝通,繼而確保雙方“接觸線”附近的和平穩定。媒體注意到,拉杰納特·辛格特意對中方強調:“維持雙方‘接觸線’長治久安、避免突發性事件對雙方來說都意義重大。”
應該說,這一空前表態自莫迪當局上臺以來前所未有,這不僅僅是印度方面首次主動向東大提及永久解決“劃界”問題,也是印度首次向東大就相關議題進行“主動靠攏”,這一表態表明印度正在大幅調整其對外戰略。
一、印度對美方“印太戰略”徹底失望后,開始進行態度堅決的政策轉向
有分析認為,印度突然伸出“橄欖枝”,主要原因是印度在當前國際環境下遭遇經濟發展和貿易爭端的“雙重掣肘”,長期以來,印度將東大視為其主要競爭對手,特別是近年來,在莫迪當局的帶領下印度已經逐步邁入大國競爭的博弈場。一方面,美國對印度的長期籠絡,以及美印之間戰略互信增強導致印度對于東大開展雙邊合作缺乏興趣,另一方面,印度認為由于缺乏與東大之間的戰略互信,因此進一步將東大視為其競爭對手,并主動配合美方的圍堵戰略。
(印度的對外政策調整與東大之間有密切聯系)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的歷次外交戰略和對外政策調整都深受其他大國與東大之間的互動關系影響,自2010年以來,美方先后推出針對東大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與“印太”戰略,東大與美國之間的戰略博弈加劇導致印度逐漸開始偏離其原有的“不結盟政策”,并對外逐漸向美方靠攏,寄希望通過配合美方“印太”戰略,從而成為替換和取代東大的地緣力量。
總體上來看,莫迪當局一直期望看到東大與美方之間的地緣博弈最終“兩敗俱傷”,而印度最終“漁翁得利”的最佳結果,印度一方面對外表明態度站隊“印太戰略”,配合美方構建“印、美、日、澳四方防務合作機制”,對東大奉行所謂“冒險主義”與“示強外交”交替配合的“激進戰略”。不過,印度采取上述策略,配合美方執行大國競爭戰略的核心目的不是與東大展開直接對抗,其主要戰略目標是在制衡和牽制東大的情況下,不斷為實現自身經濟和國家發展目標而尋找機遇。
(莫迪當局對自身實力有清醒認知,但執行層卻未必)
實際上,看似印度對外戰略時常“荒腔走板”“橫沖直撞”,擺出一副“地區霸權”的高姿態,但莫迪當局對自身的戰略考量和實力的清醒認知,特別是對東大與印度之間矛盾激化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有著明確而清楚的認識。換句話說,莫迪當局對可能與東大發生“接觸線”摩擦心里沒底,更多是一種“常態化前壓式”挑釁和政策底線試探。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莫迪當局并不會主動介入“印太戰略”進而直接對抗東大,這是印方配合“印太戰略”的底線,也是印度認為不可撼動的紅線。
與此同時,盡管美方的所謂“印太戰略”為莫迪當局參與國際事務、提升地區影響力提供了重大契機,但由于莫迪當局始終將“經濟優先”的發展戰略擺在首位,印度避免全面介入東大與美方之間的競爭,也不希望進一步惡化東大與印度之間的關系。
(緩和關系是印度的一種策略)
但是,這些決策結果就是美方認為印度在其總體態勢架構中的作用聊勝于無,而印度則認為美方向自己承諾的經濟讓利和產業鏈轉移訂單完全沒有落實,印度不僅在“接觸線”沖突中損失慘重,而且最終未能獲得美方承諾,雙方至此就開展進一步合作處于“不信任”狀態,而這種不信任的核心其實是雙方各懷鬼胎。
二、川普再次上臺,引發美印之間的“經濟決裂”,印度突然發現沒有中方不行
如果說美印之間因為“印太戰略”未能得償所愿,最終不歡而散的話,那么川普再次上臺后,對印度經濟和貿易政策的極限施壓,正在導致雙方之間的合作關系趨于“公開決裂”.而且受到東大與美方貿易談判的影響,印度自認為可以通過自身實力,在貿易問題上對美方表現出態度堅決的一面,從而更有利于維護自身經濟利益.因此,就貿易問題導致的緊張關系使得美印關系直接落入冰點,印度認為減少對美方的經濟依賴并探索建立新的貿易聯盟已經勢在必行。
(印度正在進行全面轉向)
與此同時,今年印巴沖突期間美方采取了一系列干預性策略,公開介入印巴沖突令印方“深感羞辱”,印度一向認為印度周邊事務屬于印度與當事國之間的內部事務,不愿意接受美方橫加干涉,而川普當局的一系列“出格”舉動令印方極度不滿。
面對來自美方史無前例的巨大壓力,印度開始與歐盟、東盟和東大進行相應的區域合作,繼而對外釋放出經濟和外交獨立自主的信號,而印度在開展大規模國內基建和制造業擴產能的過程中,也不得不承認印度若不能與東大保持良好關系,將根本無法推進其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印度從一開始排斥和拒絕加入東大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到現在不得不成為產業鏈和供應鏈循環的一部分,印度逐漸認識到,應在東大和美方之間左右逢源以使本國收益最大化,因此,我們認為,印度主動提出改善關系、調整其外交策略確實有迫不得已的原因,這一原因將主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印度對外政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