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機啟動,航母巨大的飛行甲板完全展現在了香港人民的眼前。
央媒的鏡頭下,一位香港老師站在甲板上,激動地哽咽發聲“一上來就忍不住哭出來了”,真實的反應全網獲贊!
讓他滿心激動的,是1840年以來的百年屈辱,仿佛在這一刻被徹底洗刷。
維多利亞港的風吹過山東艦上列隊的官兵,今年夏天,這艘我國自造的大航母,來到了香港。
在昂船洲碼頭,消防船噴出高高的水柱,像是給航母“接風”。
旁邊高樓里的居民推開窗,看到巨大的軍艦就在樓下經過,有人拍下照片發上網,直呼“起猛了航母開樓下了”。
天剛亮,海邊就有人架好相機等著,太平山頂,不少人舉著國旗來看。
開放參觀的消息更是引發全城狂熱,數量有限的參觀券瞬間被搶購一空,熱度堪比頂流盛事。
搶到票的人都很開心,對香港市民來說,這艘船真的很大,民間說是長約315米,寬75米,看著就震撼。
但更重要的是,它讓人覺得安心,“看著就厲害”、“很自豪”、“高興”、“有安全感”。
市民們簡單直接的幾句話,在網上傳開了,大家都有同感。
開放日到了,第一批上去的是香港學生,他們走上飛行甲板,忍不住“哇”地叫出聲。
學生們都忙著拿手機拍照,有人伸手摸了摸停在甲板上的戰斗機外殼,感覺很新奇。
他們還試著學水兵打繩結,摸了摸訓練用的裝備,特別是看到模擬器材時,都很感興趣。
學生在認真地看,其實也不光是看個船,而是親眼看到了國家科技的進步。
老師們也在看,一位教師站在甲板上笑中帶淚:“站在我們自己造的航母上,真的是忍不住就哭出來了”
旁邊一位香港退休大爺的話更實在:“國家平安,家才平安?!?/p>
這些話,聽著很樸素,但能懂的人自然懂,但山東艦來香港,不只是讓看看這么簡單。
這艘能搭載很多飛機的國產航母,帶著好幾艘大型軍艦一起來,是有意義的。
選這個時間來,也正好是中國海軍航母訓練越來越成熟的時候。
艦上那些不斷改進的戰斗機,就是這種進步的一個例子。
站在山東艦的甲板上,香港市民看到的是一段真實的奮斗史。
從學習改造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到自己完全造出山東艦,再到造出技術更先進的福建艦。
每一步都是我們國家工業和科技能力提升的結果。
山東艦作為自己造的第一艘,設計更合理,防御能力也更強。
現在海軍航母編隊經常開到遠海訓練,說明早就不只是在家門口活動了。
隨著福建艦快服役,未來還有新船,保護自己海洋權益的能力會更強,周圍的情況也會跟著改變。
過去先輩們在珠江口流血守衛,今天有強大的軍艦巡航,這是國家發展的不同階段。
看到香港的年輕人盯著艦載機,眼里有向往,這種因為了解而產生的認同感,比硬教管用得多。
回歸以來,靠著祖國的支持,香港扛過了困難,經濟有韌性,在國際上競爭力很強,很多國際機構也信任香港。
在維港能看到自己國家的航母,這景象本身就說明,國家是香港穩定繁榮最堅實的后盾。
這次開放參觀,給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人,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真正明白了現代國防是什么樣子,國家安全意味著什么。
這不僅僅是船有多大、飛機有多少,背后是整個國家的工業能力、科技水平和組織動員的力量。
學生們摸到的冰冷金屬,是無數工程師、技術工人努力的成果,這比空談“自強”更有說服力。
做出來,才是硬道理,對香港這個城市來說,航母??奎c明了它的位置。
香港的“好日子”和整個國家的安全,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有些學校老師已經在想,怎么把這次參觀的見聞用到課堂上。
比如在通識課里加入國防科技、海洋權益這些實際內容,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培養了解國家、有大局觀的年輕人。
經過批準的外國記者上艦看看,有助于減少外界對中國軍隊的誤解和猜疑,“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也能小一點。
當然,中國海軍力量的增長,以及在維護自己核心利益上的堅定態度。
也向所有人傳遞了一個清楚的信息,中國有能力也有決心保護自己,別想打歪主意。
有實力,說話才有人聽,以后可能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大軍艦來香港。
隨著海軍新艦艇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強,像山東艦這樣的大型艦艇訪問香港或其他特區,可能會成為常態。
山東艦雖然開走了,但在一些香港人民的記憶中,卻永遠留下了屬于它的位置。
對此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