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征求許可,規范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BKReader 7月1日報道聯邦官員本周表示,七名布魯克林居民因涉嫌參與各類醫療欺詐計劃而被指控犯有多項罪行,在其中一起案件中,被告據稱向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和醫療補助(Medicaid)提交了價值106億美元的欺詐性索賠。
(圖片來源:BKReader)
這些指控是美國司法部周一宣布的“全美醫療欺詐打擊行動”的一部分。該行動共涉及324名被告,其中包括96名醫生、執業護士、藥劑師及其他持照醫療專業人員,他們分布在全美50個聯邦管轄區和12個州檢察長辦公室,據稱參與了各類醫療欺詐計劃,涉及的預期損失超過146億美元。
據報道,布魯克林居民Eric Juergens、Jaan Juergens、Juri Karunas、Renek Tiku和Vladislav Turaskin在“淘金行動”中被控合謀洗錢和/或醫療欺詐。美國司法部稱,這是涉案金額最大的醫療欺詐案件。
起訴書中指控,被告購買了數十家耐用醫療設備公司,這些公司原本就具備向聯邦醫療保險及聯邦醫療保險補充保險公司提交索賠的資質。
而被告偽造了公司記錄,謊稱名義上的所有者控制著這些計劃中的耐用醫療設備公司,但事實上,這些公司由一個境外犯罪組織控制。該組織控制這些公司后,通過竊取全美50州超過100萬美國人(包括老年人和殘疾人)的身份及個人識別信息,迅速向聯邦醫療保險提交了數十億美元的虛假欺詐性醫療索賠。
官員稱,盡管被告提交了超過106億美元的欺詐性聯邦醫療保險索賠,但部分索賠并未成功兌付,只有通過聯邦醫療保險補充保險(Medicare Supplemental Insurers)獲得的近9億美元,以及從Medicare獲得的4100萬美元得以兌現。
官員表示,該組織采取了多種手段規避多家金融機構的反洗錢管控。為開設金融賬戶,該組織向名義所有者(其中許多人并非合法居留美國)提供了虛假文件,謊稱這些名義所有者對計劃中的耐用醫療設備公司擁有所有權和控制權。
開設金融賬戶后,該組織將來自Medicare和聯邦醫療保險補充保險的欺詐所得匯入這些賬戶,使其看似為“干凈”資金。隨后,資金被轉移至空殼公司和海外多家銀行,包括中國、新加坡、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土耳其的銀行。官員還稱,為進一步掩蓋資金流向,該組織會使用加密貨幣洗錢。
截至目前,政府在“淘金行動”中已查獲約2770萬美元的欺詐所得。
另外,布魯克林居民麥鴻元(音譯,Hong Yuen Mak,又名Joe Mak)承認了合謀提供和支付回扣的指控,他涉嫌參與一項欺詐計劃,為非處方藥品向Medicare欺詐性開具超過100萬美元的賬單。據稱,身為藥店老板的麥鴻元與其同謀向藥店顧客贈送了禮品卡,以換取顧客的非處方藥品卡,為不存在的交易記賬。
在另一起案件中,布魯克林居民Joseph Tony Brown-Arkah被控合謀實施醫療欺詐、醫療欺詐、合謀分銷麻醉品及分銷麻醉品,涉及一項據稱涉案金額8500萬美元的醫療欺詐和麻醉品分銷計劃。
據補充起訴書指控,Joseph是一家以“美國醫療中心(AMC)”名義經營的丁丙諾啡(一種三類管制麻醉品)診所的所有者,他與他人合謀,就未提供或未按申報內容提供的服務向Medicare和Medicaid進行欺詐性申報,并開具并非出于合法醫療目的的麻醉品處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