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河南省教育廳一紙“禁補令”在教育圈投下重磅炸彈,自7月1日起,全省范圍內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學科類校外培訓。
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培訓班,嚴禁以研學、夏令營、思維素養等名義變相開展學科培訓,學校不得組織集體補課,在職教師不得參與有償家教,頂風違紀者將面臨吊銷教師資格、開除公職等嚴厲處罰。
這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嚴禁補令的政策,究竟是教育減負的及時雨,還是脫離現實的“一刀切”?當補課成為河南家長們的剛需,這道禁令又將如何改變千萬家庭的教育選擇?
“我家娃去年暑假補了五萬塊,成績沒提多少,反而看見書本就想吐!”一位鄭州家長在社交平臺的吐槽道出了無數家庭的困境。
在河南這個高考競爭異常激烈的省份,補課早已從錦上添花變成了雪中送炭,不上補課班,開學就可能落后一條街。
補課產業的瘋狂程度令人咋舌,在鄭州前幾年一到7月,大街上發傳單的比發廣告的還多,沖刺班、拔高班、預科班恨不得從小學一年級排到高三。
有的機構明明注銷了,換個招牌叫教育咨詢公司,照樣偷偷開課,家長還得簽保密協議,搞得跟地下黨接頭似的。更離譜的是,所謂的“一對一”名師可能只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隨便培訓兩天就上崗,研學夏令營不過是找個度假村做題,美其名曰沉浸式學習。
這種亂象帶來的不僅是教育生態的惡化,更是家庭經濟的沉重負擔,有家長算了一筆賬:高三全年補課費高達2萬元,相當于家庭年收入的15%,更諷刺的是,補課未必能提分,數據顯示,參與補課的學生中,僅30%成績顯著提升,多數人因疲勞學習效率反而下降。
與以往雷聲大雨點小的禁補令不同,河南這次的措施可謂空前嚴厲,政策明確:所有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面暫停,嚴禁以教育咨詢、托管輔導等名義違規操作,學校組織集體補課將嚴肅處理,在職教師參與有償補課直接吊銷教師資格、開除公職。
鄭州市迅速響應,僅7月4日就通報了四起違規學科類培訓案例:上街區兩家無名機構因無證無照開展學科培訓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退還費用,新密市六智教育因擅自舉辦校外培訓被罰款9200元,滎陽市一無名機構被罰款16320元,這些案例顯示,監管部門確實在加大執法力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處罰力度的大幅提升,2025年4月,教育部公布河南三所高中因違規補課被查處,學校主要負責人被免職,洛陽市、信陽市政府分管領導和教育局主要負責人被約談,這種連坐式問責釋放了明確信號:教育違規零容忍。
政策一出家長群體迅速分裂成兩派,支持者歡呼“終于不用砸鍋賣鐵補課了”,認為這給了所有孩子公平競爭的起點。
“以前同事家孩子補,我家不補就心慌,現在大家都停了,終于不用卷了!”一位工薪階層家長如釋重負。
但另一波家長已經開始尋找替代方案,有媽媽表示:“政策是好,但別人都補我家不補,開學不就落后了?我準備找個大學生當住家家教,對外就說是親戚幫忙輔導。”還有人轉向“非學科類培訓”,導致體育、藝術、編程班咨詢量暴漲,部分機構趁機漲價。
一位大爺吐槽:“孩子放暑假天天在家玩手機,還不如去補課班有人管!”這種將學習等同于正經事的傳統觀念,正是補課文化根深蒂固的社會基礎。
最焦慮的莫過于高三家長,河南2025年高考繼續實行“3+1+2”模式,復讀生預計超20萬,競爭白熱化。“不補課孩子拿什么拼清北?”一位家長的質問道出了高考大省的殘酷現實。
河南禁補令引發的爭議,本質上是減負理想與升學現實之間的尖銳沖突,從理論上講,補課并不能提高錄取率,高校按照排名錄取,當所有人都在補課時,只是抬高了分數線,最終肥了培訓機構,但問題在于,在內卷盛行的環境下,不補課就可能成為掉隊的那個。
有初三學生反映:“我們老師上課就劃重點,讓我們自己背,不會的就說去問補課老師。”這種低效教學方式迫使家長尋求課外補充。
只要中高考仍以分數為主要錄取標準,家長的焦慮就難以消除,即便禁了學科類培訓,家長也會轉向“思維訓練”“邏輯推理”等擦邊球課程。
過去因為周末不能補課的規定,結果機構全改成周中晚上補課,孩子熬夜到十一二點,比以前更累,這次一刀切能否避免類似漏洞?
許多家長送孩子補課并非為提分,而是解決看護問題,學校圖書館、操場等資源若不能暑期開放,孩子只能在家玩手機或去培訓機構,單純禁止補課難以根治教育頑疾,需要多管齊下的系統性改革。
加強教師培訓,確保知識點在課堂講透,消除課上留一手,課后補重點的亂象,增加學校課后輔導,幫學生在校完成作業,開放圖書館、實驗室等設施,提供多樣化活動選擇。
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錄取參考,打破唯分數論,河南已在探索新高考改革,這是關鍵一步,除了嚴查違規補課,還需通過家長學校等方式轉變教育觀念,讓社會認識到暑假不是第三學期。
拓寬職業教育通道,降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焦慮,湖南芙蓉區通過科學教育、素質課程替代補課,學生獲國際金獎、國家發明專利超50項,證明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河南這次禁補令,就像往沸騰的油鍋里澆了一瓢冷水炸開了鍋,有人叫好,有人擔憂,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戳中了教育內卷的痛點。
教育不是一場軍備競賽,孩子也不是學習機器,這個暑假不如就聽河南的,讓孩子暫時放下書本,去瘋、去玩、去感受世界,畢竟他們長大后回憶的,不該是沒完沒了的補課班,而是那個在陽光下奔跑的夏天。
對孩子們來說,對生活最本真的認知,或許比多考十分八分更珍貴,當我們的教育能夠培養出既會解題又懂生活、既有知識又有好奇心的孩子,禁補令的爭議自然會煙消云散。
歸根結底,教育改革需要全社會的耐心與勇氣,耐心等待政策見效,勇氣打破固有思維,河南這步史上最嚴的棋,究竟是救了孩子還是捅了馬蜂窩?時間會給出答案,但至少它讓我們開始反思:什么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
參考資料
中原網 - 2025-06-13:河南多地放假通知來了
漯河日報- 2025-06-19:嚴查! 漯河暑假期間全面暫停學科類培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