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5個帖子,字字泣血,句句憤怒!”
一位家長在網絡世界發出連珠炮般的控訴,把一所民辦中學的“生財之道”炸出了水面。四川南充安漢中學,被家長舉報強制全體初二學生暑假補課,每天60元,不交?催!催!催!
炎炎七月,當其他孩子正計劃著夏令營或家庭旅行,安漢中學的孩子們卻被鎖在教室,在悶熱中與課本苦戰。家長們勒緊褲腰帶,掏出的不僅是辛苦錢,更是對孩子本該自由呼吸的假期的剝奪感——60元一天,買的不是知識,是焦慮與不公。
更令人窒息的是,這一切竟是“強制全體參與”。
家長在舉報中悲憤地寫道:“孩子們冒著酷熱被迫學習”, 而學校方卻似乎穩坐空調房點鈔。這所宣傳為“漢文化園林式學校”的安漢中學,在家長眼中儼然成了“補課工廠”。
經查,安漢中學的確預備在7月2日至8日開展為期七天的集體補課。在教育部三令五申嚴禁有償補課、全國“雙減”政策持續深化推進的關鍵時刻,安漢中學竟頂風作案,踩踏教育底線。
高坪區教體局反應迅速,立即叫停。但細究其處理措施,僅要求“立即停止補課宣傳”,并重申了放假時間規定。對于已收取的費用如何處理?是否對責任方有所懲戒? 通報中卻不見下文。
安漢中學作為一所“經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的十二年一貫制民辦學校,其高昂學費本就遠超普通家庭承擔能力。如今竟在學費之外,再以強制姿態向家長“伸手”索要額外補課費,其逐利本質已無法遮掩。
“停止宣傳”不等于“停止錯誤”。當“教育”淪為明碼標價的生意,當“育人”異化為強制消費的籌碼, 我們失去的遠不止一個本應輕松的暑假。
60元一天的補課費,買不來真正的成長,卻足以買斷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愛和對假期的期盼。 安漢中學事件絕非孤例,它像一面鏡子,照見了“雙減”深水區里,某些學校對政策紅利的貪婪覬覦,與對學生權益的漠視。
當教育淪為赤裸的生意,學校與菜市場有何區別?
安漢中學的“60元/天”明碼標價,不過是教育功利化的一角。“雙減”之下,當部分學校仍把學生當提款機,把假期變搖錢樹,我們不得不問:教育者的初心何在?
被催繳費的家長,酷暑中煎熬的孩子,無聲地控訴著教育的異化。 安漢中學事件是一記警鐘:若監管無力,懲戒缺位,今日的“停止宣傳”只會是明日“換個馬甲”重來的前奏。
60元買不到孩子的夏天,卻能買斷對教育的信任。 教育公平的底線,不容金錢肆意踐踏。
#教育公平 #暑假補課 #民辦學校 #雙減政策 #安漢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