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復試一般有筆試和面試環節。大家都知道筆試重要,面試也很重要,因為你不知道導師會問什么問題,你怎么問答才符合導師的預期。
在面試環節中,導師問的問題可能五花八門。
可能與專業有關,比如:你為什么選擇這個專業?你對我的研究方向了解多少?你未來的研究計劃是怎樣的?本科期間你最喜歡的或者學得最好的一門專業課是什么?
關于專業的問題,大家一般準備得比較充分,所以往往不太擔心。
也可能跟導師和自己有關,比如導師會問:為什么選擇我作為你的導師?你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你在某某項目或者競賽中具體負責什么?
關于自己和導師,大家一般能快速組織語言,抓住核心要素,也能答出實際內容,也是不擔心的。
可是,導師有時會問一些大家根本沒想到的問題,這些問題跟專業、導師、本科生活、未來規劃等等都沒什么關系,所以,大家聽到這些問題往往會緊張,有時候一緊張就會卡殼,就沒有信心,但有的人心態很好,能隨機應變甚至超常發揮。
比如,一個女生在保研面試的時候導師問她:你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
這個問題堪稱“經典”,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沒能逃過這個問題,而很多孩子的回答都令父母笑得合不攏嘴,因為孩子會說“我喜歡爸爸也喜歡媽媽”,或者干脆避而不答,小小年紀把一碗水端得平平的。
大學生當然也可以這樣回答,但是如果只是這樣回答,是不是顯得太簡單了或者太幼稚了?
有人建議這樣回答:比起爸爸媽媽我更喜歡老師您。但這樣回答是不是在逃避問題,顯得比較功利?
還有人建議隨機應變,要是導師是男的,你就說喜歡爸爸,導師是女的,你就說喜歡媽媽,主打一個迎合導師心理。但是這樣是否不太真誠?
一個單親家庭的學生說,對她這種單親家庭簡直是送分題??墒怯钟腥苏f,導師這樣問可能就是想偷偷過濾掉單親家庭的孩子,要真的是這樣的話就過分了。不過我相信不至于此。
還有人說可以直接回答喜歡媽媽,因為媽媽懷胎十月才生下我們,沒有媽媽的營養資助我沒辦法長成人形,這是最基本的。
那么,這個學生到底是怎么回答的呢?
她的大致意思是,她都很喜歡,他們在不同的方面培養了她優秀的品質,爸爸一貫嚴謹認真,這讓她對今后學習工作一絲不茍,媽媽勤奮善良,這讓她能用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與失敗,他們兩人全力支持她的事業與夢想,這給了她前行途中很大的鼓舞與力量。她回答后,導師偷偷笑了。
不得不說,這個回答給人的感覺很真誠,也有深度,同時應該也符合大部分導師的預期。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這位同學順利通過了復試,成了山東大學的一名研究生,并已經進組。
導師真的會問這么“幼稚”的問題嗎?
浙江某高校一個學生說,當年復試面試的時候,在英語問答環節,老師還問她最喜歡什么顏色。她答的是綠色,因為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最后也如愿進入這位超級可愛的導師的課題組。
導師還會問:你喜歡吃什么?本科階段你喜歡哪個老師?
遇到導師問這么奇怪的問題,不管問題多么讓我們猝不及防,我們都不要慌,然后認真給出問答,跟回答其他問題一樣。
比如導師問,你未來的研究計劃是什么?
導師可能想知道你的目標感、規劃能力等,看你是否適合讀研。
你可以這樣說:打好理論基礎,掌握研究方法,努力完成高質量的課題研究,爭取發表成果。
只是面試時怎么說的,以后盡量言行一致。大家覺得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