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敞亮,攤位整齊分區(qū)。”6月26日9時,在新開的樂山市市中區(qū)海棠街道草堂寺便民市場,居民劉燕10分鐘就買到滿滿一籃子菜。她感嘆,告別了臟亂差的買菜環(huán)境,買菜又快又舒心。
市場經營戶宋大明也感觸頗深,在街巷樹下賣了十多年菜,現(xiàn)在搬進市場,不再日曬雨淋,顧客也更加集中,總算告別了“打游擊”的日子。
今年5月前,海棠街道的興發(fā)街、洙泗塘巷和草堂寺巷露天攤點散亂占道、污水堆積、人車混行。5月中旬,設有168個攤位的草堂寺便民市場投用,市場內功能分區(qū)標識醒目,水電、通風、排水設施完善,商戶全部入駐。周邊2萬余名居民有了整潔的新“菜籃子”。
變化得益于揭榜掛帥項目——“四公一農”(公園、公廁、公交站、公共停車場和農貿市場)建設的全面啟動。
建立揭榜掛帥攻堅機制,是樂山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集中整治“不擔當、不作為”突出問題的重要措施。該市圍繞工業(yè)產業(yè)、文旅融合、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建立50余個揭榜掛帥項目,市縣領導掛帥,抽調一批年輕干部、專業(yè)干部參與集中攻堅。
以“四公一農”建設推進為例,該市構建“領導掛帥+專班統(tǒng)籌+部門協(xié)同”作戰(zhàn)體系,對確定項目實施全周期包抓管理;組建“四公一農”工作專班,以月為單位拉快項目建設開工、實施、結算、投運進度,按計劃攻克臨時農貿市場搬遷、城市驛站建設等難題。
市中區(qū)“四公一農”專班負責人、茅橋鎮(zhèn)黨委書記程極坦言,區(qū)內49個項目由專班統(tǒng)籌調度,責任到崗、進度到天,最大變化是部門聯(lián)動性更強、問題解決效率更高。
此外,樂山建立干部帶頭、群眾參與的協(xié)同治理模式,將辦公點搬到項目現(xiàn)場、群眾家中,聆聽群眾聲音、尊重民意訴求。“片區(qū)包干+壩壩問需”是一大特色。在市中區(qū),36名片長深入主城區(qū)45個社區(qū),通過壩壩會方式面對面收集群眾意見、傾聽群眾呼聲,并進行集中討論、公開解答,推動民生訴求直通即辦。針對主城區(qū)多點位買菜難、買菜遠等問題,樂山專門編制《樂山市主城區(qū)55個農貿市場“一場一策”問題清單》,充分挖掘棚改等城市邊角,精準解決民生需求問題。
樂山精準施策推進市場改造攻堅,實施“啟用便民市場、取締占道經營、優(yōu)化民生服務”三步走策略。目前,樂山46個農貿市場實現(xiàn)舊貌換新顏,新增10個新建市場,群眾的“菜籃子”更加干凈清爽。(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藝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