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喝了兩瓶啤酒,騎電瓶車回家,結(jié)果被交警攔下,直接開了2000塊罰單!這是犯了天條嗎?”
7月5日,深圳一男子在某音吐槽,視頻里他舉著罰單,一臉無奈。這2000塊,對普通人來說,差不多是一個月的工資,就因為喝了點啤酒騎電瓶車,全搭進去了。這事兒一出來,網(wǎng)友炸鍋了:“電瓶車也查酒駕?罰這么狠,合理嗎?”
喝兩瓶啤酒騎電瓶車,2000塊罰單從天而降?
7月5號晚上,這哥們兒和朋友喝酒,自稱只喝了兩瓶啤酒。他覺得“這點量不算啥”,騎電瓶車回家沒問題。結(jié)果半路遇到交警查酒駕,吹氣檢測一查,酒駕!交警當(dāng)場告知:“喝酒不能騎車,這是規(guī)定。”然后直接開了一張2000塊的罰單。這哥們兒懵了:“我就騎個電瓶車,至于罰這么狠嗎?”
他越想越氣,拍視頻吐槽:“2000塊啊!我一個月工資才多少?這哪是罰款,簡直是搶錢!”視頻一發(fā),評論區(qū)炸了。有人同情:“深圳對電瓶車管理太嚴了,別的地方最多罰50,這里直接2000!”也有人質(zhì)疑:“電瓶車也算機動車?酒駕也管?”更有人調(diào)侃:“以后喝酒得先問清楚,騎啥車不會被罰!”
電瓶車酒駕也罰2000?深圳這是“嚴管”還是“亂罰”?
這事兒最爭議的點,是罰款金額。2000塊,對普通人來說不是小數(shù)目。有網(wǎng)友翻出其他地方的處罰:有的地方酒駕電瓶車,罰50;有的地方警告一下,連錢都不用交。可深圳呢?直接頂格處罰,2000塊!這差距,比深圳的房價還大!
深圳交警的解釋是:“電瓶車雖小,但酒駕危害大。深圳對交通違法一直嚴管,這是為了大家安全。”這話聽著有道理,但網(wǎng)友不買賬:“安全是重要,可罰2000是不是太狠了?這不是‘嚴管’,是‘亂罰’!”
更關(guān)鍵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電瓶車酒駕也違法”。這哥們兒說:“我騎了這么多年電瓶車,從來沒聽說過酒駕會被罰,更別說2000塊了!”法律意識淡薄是一方面,可處罰標(biāo)準不統(tǒng)一,更讓人摸不著頭腦。別的地方罰50,深圳罰2000,這合理嗎?
從“2000塊罰單”到“交通管理信任危機”:別讓“嚴管”涼了人心!
這事兒最扎心的,是它撕開了交通管理的“雙標(biāo)”面紗。一方面,深圳對電瓶車管理嚴,確實減少了事故,保障了安全;可另一方面,罰款金額過高,處罰標(biāo)準不統(tǒng)一,讓老百姓覺得“被針對”。就像這哥們兒說的:“我不是不服管,是覺得罰得太狠,心里憋屈!”
交通管理的目的是“安全”,不是“罰款”。如果只靠“嚴罰”來管,老百姓只會覺得“怕”,而不是“服”。就像家長管孩子,光打罵沒用,得講道理,讓孩子心服口服。交通管理也一樣,得讓老百姓知道“為什么不能酒駕電瓶車”,而不是“酒駕就罰你2000”。
更別說,現(xiàn)在很多人對“電瓶車算不算機動車”都搞不清楚。有的地方當(dāng)機動車管,有的地方當(dāng)非機動車管,處罰標(biāo)準自然不一樣。這種“各自為政”的管理方式,只會讓老百姓更懵,也讓“嚴管”變了味。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別讓“2000塊罰單”成了“信任殺手”!
這哥們兒被罰2000塊,心里肯定不舒服。可換個角度想,如果因為他的酒駕,出了事故,傷了人,那代價更大。所以,嚴管酒駕是對的,但得“嚴”得有道理,“罰”得讓人服。
深圳作為一線城市,交通管理得帶好頭。別光靠“罰款”來管,得多宣傳,讓老百姓知道“酒駕電瓶車的危害”;也別光“頂格處罰”,得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靈活處理。畢竟,管理的目的是“安全”,不是“創(chuàng)收”。
這事兒你怎么看?你遇到過“電瓶車酒駕被罰”嗎?評論區(qū)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