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新車那天,誰不是興奮得手抖?但別讓這份激動成了4S店坑你的突破口!銘牌、配件日期、漆面、公里數——這4處你少看一眼,輕則虧錢,重則開回一臺“翻新車”!
1. 銘牌:揪出“庫存車”的身份證
副駕駛門邊或發動機艙里那塊小鋁牌,藏著車輛“出生日期”。國產/合資車超6個月就是“庫存車”,橡膠件老化、電瓶虧電都是隱患。曾有車主發現銘牌日期被刮花重貼,一查竟是1年前的“老庫存”,最后硬生生砍下1萬塊!記住:車架號、發動機號必須和合格證一字不差,否則上不了牌的就是你。
2. 配件日期:暗藏“運損維修”的鐵證
? 輪胎:側面的“0225”=2025年第2周生產。四條輪胎日期差超3個月?絕對有問題!
? 玻璃:角落數字+小點,比如“5??”=2025年4月生產。若某塊玻璃日期晚于整車出廠?妥妥換過!
? 大燈:標簽日期早于銘牌才正常。有車主提車沒細看,3個月后大燈開裂,4S店反咬“你自己撞的”!
3. 漆面:別信展廳燈光下的“完美”
把車懟到陽光下!手指摸遍每塊鈑金:
色差:保險杠和車身顏色微差?可能是運損補漆!
橘皮紋:漆面像橘子皮凹凸不平?工藝太次!
手電筒照:門縫、保險杠底邊最易藏劃痕。有老哥提車時發現車門一道10cm補漆,當場換車省了后續扯皮。
4. 公里數:儀表盤數字可能全是戲!
新車公里數超50公里就得問清原因。但別信儀表盤!
胎毛:后輪胎毛磨光?至少跑過200公里!
剎車盤銹跡:輕微浮銹正常,但深溝槽=長期停放。
座椅壓痕:駕駛座凹陷發亮?調表車實錘!
爭議點:
總有人說“新車有啥好查?4S店還能騙人?”——醒醒吧! 運損車翻新、庫存車當新車賣,早就是行業“潛規則”。你不查,銷售心里樂開花;你較真,問題車立馬現原形。省下10分鐘驗車,可能賠上三年維權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