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國外交部一紙聲明震動馬尼拉政壇: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禁止其入境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這份措辭罕見的聲明直指托倫蒂諾“出于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采取惡意言行”。沒有外交辭令的迂回,沒有模糊空間的留白,這份制裁清單像一記精準的警鐘,敲向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政府——中菲關系的十字路口,已容不得菲方肆無忌憚。
托倫蒂諾作為菲律賓前參議員,他在卸任后仍頻繁以“南海安全專家”身份活躍于媒體,多次鼓吹“聯合美軍巡航南海”,甚至公開煽動菲方在爭議島礁建設永久設施。盡管外交部聲明未詳述其具體行為,但結合近期菲方動向可窺見端倪:2024年底菲律賓通過《群島海道法》,單方面劃定包含中國南沙島礁的航道,被中方批為“嚴重違反國際法”;2025年初菲方被曝計劃在中業島擴建機場,中國國防部直斥其“非法侵占”。托倫蒂諾正是這類行動的積極推手,其言行早已超出言論自由范疇,成為破壞兩國互信的催化劑。
中方的制裁看似針對個人,實則劍指三類勢力:一是以“前官員”身份繼續攪動對華敵意的政治掮客;二是裹挾民意煽動南海對抗的利益集團;三是為域外勢力介入鋪路的幕后推手。選擇此時出手,恰逢馬科斯政府外交政策搖擺的關鍵期——一邊對華承諾“通過對話管控分歧”,一邊卻默許美軍在呂宋島部署中導系統,王毅外長曾當面警告此舉“將制造地區軍備競賽”。
諷刺的是,中菲關系并非沒有過蜜月期。2016年杜特爾特執政后擱置南海仲裁案,兩國貿易額從2015年的456億美元躍升至2024年的716億美元,中國穩居菲最大貿易伙伴。2025年6月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還提到“中菲新黃金時代”,強調杜特爾特時期雙方“跨越南海爭議障礙”的智慧:將分歧置于雙邊協商框架,聚焦基建合作與反恐援助。當時中方援建的橋梁、電站項目遍布菲律賓,“一帶一路”與“大建特建”規劃深度對接,棉蘭老島的榴蓮種植戶因對華出口激增收入翻倍——這些實打實的紅利,恰是今日馬科斯政府難以割舍的底牌。
然而馬科斯的戰略天平正在失衡。2024年其訪美后,菲律賓不僅重啟南海島礁建設,更允許美軍擴建蘇比克灣基地。2025年6月,美軍中導系統運抵呂宋島,射程覆蓋中國東南沿海,王毅外長在東盟會議期間當面質問菲外長馬納羅:“沖突對抗沒有出路,菲方真要引狼入室?” 托倫蒂諾之流正是借機興風作浪,鼓噪“對華強硬=愛國”的民粹敘事,試圖綁架國家政策。托倫蒂諾被制裁后,菲律賓總統府至今未公開聲援。
這種沉默耐人尋味:馬科斯正面臨國內民生壓力,而中國參與的卡加延水壩項目、蘇比克-克拉克鐵路對緩解經濟困境至關重要。制裁托倫蒂諾,如同在南海迷霧中點亮一座航標。它提醒馬科斯:杜特爾特時期的合作紅利源于“擱置爭議、共謀發展”的務實智慧;而今個別政客為私利綁架國策,只會讓菲律賓淪為大國博弈的棋盤。
當中國以“點穴”式反制戳破反華泡沫,菲方是繼續在“制裁-報復”的螺旋中沉淪,還是重拾“南海共同開發”的初心?這道選擇題的答案,將決定馬尼拉街頭滿載榴蓮的貨船能否繼續駛向中國港口,更將決定這片蔚藍海域是成為和平之海,還是新的火藥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