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樣的電影,能讓這個地球上開車最快的一群人甘愿來為主角作配?
是什么樣的電影,能讓人從影片開始第一秒就被徹底拋入駕駛艙,與車手一同在風馳電掣中呼吸?
又是什么樣的電影,能讓已年過花甲的昔日巨星再次圈粉,打造出又一部堪稱經典的代表作?
答案就是最近正在上映的電影《F1:狂飆飛車》。當電影最終定格在沖線瞬間,觀眾收獲的不僅是一個勵志故事,更是一次回歸電影本身的感官震撼。
夕陽紅的燃
如果用一句話來簡單概述這部電影,或許可以這么說:最美不過夕陽紅,退休再上崗的賽道傳奇用實力讓后輩明白,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就像劇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桑尼·海耶斯酷愛的上世紀90年代的穿著那般,這部電影有一種復古的燃——沒有炫酷炸裂的特效,卻以真實讓電影重新回歸純粹的視聽效果和激情熱血。
電影真實到什么程度?
一方面,特制IMAX攝影系統以克為單位計算配重,確保在300公里時速下仍能穩定捕捉演員面部肌肉的抽搐;微型攝影機陣列創造的360度視角,讓觀眾得以從方向盤后方目睹輪胎與柏油路面的微觀博弈。鏡頭里飛濺的橡膠顆粒、被速度扭曲的視野邊緣、座艙內混著機油味的急促呼吸,共同構成了一種超越劇情的“速度現象學”。
另一方面,真實車手、真實賽道、真實比賽都呈現出一個真實的F1賽車世界。
電影中的不少鏡頭,其實都是2023賽季F1不同分站的現場新聞報道拍攝。那些航拍鏡頭、發車瞬間,能讓F1資深車迷在電影院里拍案叫好。更不用提片中大量鏡頭來自真實比賽:匈牙利大獎賽,剛一發車,男主就目睹了眼前兩部賽車相撞起飛的畫面。而現實中,這正是2023賽季,Alpine車隊在匈牙利大獎賽上所遭遇的雙車出局。連視角都沒變,直接拿CG套用了中國車手周冠宇的車載視角。影片最后字幕出現,才發現原來背后早有高人——七屆F1世界冠軍劉易斯·漢密爾頓作為聯合制片人與技術顧問深度參與,確保了賽車細節的專業性。
當看著布拉德·皮特和馬格努森纏斗,追擊維斯塔潘,逼退漢密爾頓,最終和勒克萊爾一起上領獎臺,是不是有一種超現實感?這種讓F1車迷驚呼“彩蛋”的驚喜背后,其實是對競技運動的致敬。
更真實的,是影片對賽車運動的解構——F1的本質從來不是單純的速度競賽,而是人類與物理法則的殘酷對話。空氣動力學、輪胎損耗率、燃油燃燒效率,這些參數在影片中獲得了與角色同等重要的敘事地位。而對于車迷而言,F1賽事最令人著迷的車隊策略、進站時機、組件升級等環節,也都得到了詳盡而生動的展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許是電影中那個令人窒息的進站換胎場景。換胎時間從9秒到3秒的進化,不僅僅是影片中,墊底車隊的涅槃,更是對過往F1歷史中比比皆是的經典戰役的——真實的賽事,其戲劇張力不亞于任何。
競技體育的真
賽車,從來都是體育電影鐘愛的題材。從《極速風流》到《極速車王》,口碑稍遜一籌的有《極品飛車》和《GT賽車:極速狂飆》,更別提人氣爆棚的《速度與激情》系列、《飛馳人生》系列,還有更久遠的《頭文字D》等……都讓觀眾不斷領略這個題材的魅力。
但要拍好賽車電影,卻不簡單,不但需要大量的專業支撐,更需要體現體育競技的真與燃。體育電影中,不會有個人英雄,也不僅僅是立足于遺憾,它應該著眼于當下和未來,展現競技體育帶來的那股生機勃勃的沖勁和熱愛。
體育電影的燃,其實不需要太多劇本設計,因為體育競技的背后,細節故事本就動人。
在類型敘事層面,該片展現出驚人的紀律性。它像一輛精調過的賽車,所有零件都服務于“創造純粹賽道體驗”這個核心功能。桑尼與喬舒亞的師徒關系避開了濫情陷阱,他們的沖突始終圍繞賽車理念的不同而展開:直覺派與數據派的對抗實則是兩種時代精神的博弈。而這更讓人不由得聯想到,昔日初出茅廬的漢密爾頓在賽道上與車王舒馬赫的對抗,一樣的天才與傳奇的抗衡,甚至連膚色都如出一轍,很難不說,其中是不是有小漢情懷的影子。
凱特作為技術總監的角色處理尤其值得稱道——這個本該成為愛情支點的女性角色,所有存在感都來自她對空氣動力學的專業掌控。這種敘事克制造就了體育電影罕見的“專業密度”,每個場景都在強化同一個命題:在極限速度面前,所有不專業的雜音都會被離心力甩出窗外。
體育電影究竟應該怎么拍?《F1:狂飆飛車》給出的答案簡單而深刻:讓鏡頭成為運動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當桑尼在銀幕上第一次踩下油門時,觀眾會感受到一種久違的生理震顫——那不是數字特效制造的虛擬眩暈,而是攝影機在真實G力作用下產生的光學戰栗。當漢密爾頓親自調整引擎聲浪的混音比例,當主演每天承受超過正式比賽強度的離心力訓練,這些創作細節共同構建起一種當代電影罕見的“肉身真實感”。而在這個CGI越來越精致的年代,或許正是這種笨拙的真實,才能重新喚醒觀眾被數字特效麻痹的感官神經。
實景!實拍!實感!當30000個零件組成的賽車在鏡頭前咆哮而過時,觀眾收獲的不只是兩個小時的娛樂,更是一個關于電影本質的隱喻——所有偉大的影像,最終都要以肉身來呈現。真實,才是電影最本質純粹的內核。
原標題:《新民藝評|厲苒苒:外國版《飛馳人生》?《F1:狂飆飛車》的燃遠不止于此》
欄目編輯:李緯 文字編輯:江妍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厲苒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