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降臨,7月5日晚的世紀公園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夜游拓展活動——“蛙蛙奇妙夜”。此次活動以青蛙為引,帶領參與者走進神秘而多彩的蛙類世界,吸引了眾多家庭的熱情參與。
蛙與蟾蜍作為兩棲綱無尾目動物,已在地球上演化約2億年,它們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環境監測員”,但因人類活動,生存面臨挑戰 。本次活動旨在打破公眾對蛙類的認知壁壘,通過多感官沉浸式體驗,傳遞蛙類的生存智慧,增強大家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
活動延續“科普講解、科學考察、實踐操作”三位一體的科普教學設計,設置了多個精彩紛呈的環節。在“呱!趣味科普”環節,老師借助多媒體演示、趣味問答等形式,從分類、生物進化、自然棲息地、生態意義等角度,為孩子們解答了諸如“我們身邊有哪些常見蛙類”“蛙蛙是怎樣從小蝌蚪變身而來的”等一系列好奇的問題,帶領孩子們認識蛙蛙。
“夜歌者大探秘”環節中,在科普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們沿著既定路線尋找和觀察夜間生物,探秘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與蛙的生存關系。大家聚焦樹林、灘涂、池塘等蛙類出沒地帶,走進蛙類的真實生活場景,實地了解它們的棲息環境,觀察其鳴叫、運動、捕食等生活習性,仿佛置身于一場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
夜游的高潮當屬“聽聲辨蛙大挑戰”。在活動最后階段,一場別開生面的辨蛙挑戰賽展開,這不僅考驗著小朋友和大朋友們的聽力,更激發了大家對蛙類聲音特征的深入認知。小朋友們在蛙聲響起后,積極選擇對應的青蛙科普牌,選擇正確的小朋友收獲了可愛的蛙蛙貼紙,而積分最高的小朋友還獲得了一大只可以放生的稻田蛙,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孩子們參與“夜歌者大探秘”環節。 張引 攝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蛙蛙生態展區,養殖了牛蛙、稻田蛙、角蛙、樹蛙等孩子們喜愛的蛙類品種。小朋友們將夜觀環節捕捉到的害蟲投放到養殖區,給蛙蛙們加餐,近距離接觸這些“濕地精靈”??破绽蠋焺t在一旁詳細講解它們的身體特征、生存技能以及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在“守護行動”中,每位小朋友都領取了一只用于放生的本土稻田蛙和一只適合家養的寵物蛙及其飼養套裝。孩子們既可以化身生態小戰士,將稻田蛙放生至公園濕地,為生態保護貢獻一份力量;又能親自飼養和觀察寵物蛙的成長過程,培養責任感與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本次“蛙蛙奇妙夜”活動將持續至8月31日,每周六、周日各開展一場,共18場?;顒訁^分大齡組(一年級及以上)和小齡組(中班至一年級),每場時長約3小時,預計服務人數約1800人。未來,世紀公園也將繼續推出更多精彩的科普活動,帶領公眾探索自然的奧秘,共同守護地球生態家園。
原標題:《聽取蛙聲一片!去公園近距離探索“蛙蛙奇妙夜”》
欄目主編:李寶花 題圖來源:孩子們在“呱!趣味科普”環節中。 圖片來源:受訪單位供圖。
來源:作者:任我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