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溫網,中國網球又被現實狠狠上了一課,鄭欽文首輪爆冷出局,男選手也還沒在大滿貫正賽開胡,這讓那些年年喊著“再等幾年中國網球一定能怎樣的球迷,多少有點說不出口,大家都知道,女網這幾年靠著一波00后金花的崛起,總算在世界舞臺有了點說頭,但男網?有突破沒錯,可真要說底子厚實、后勁十足,多少還是有點尷尬,所以每次看到誰誰誰剛冒頭,外界就一頓猛夸,仿佛下一個李娜、張之臻隨時就會從天而降,這種“拔苗助長的氛圍,其實對球員也挺難的,畢竟現實擺在這兒,哪有那么多奇跡天天發生。
說回田方然,講真,這姑娘的故事有點意思,說她“逆風翻盤不為過,畢竟她最早打網球,壓根不是奔著職業去的,純粹想做個球童,結果陰差陽錯,球童變選手,后來還漂洋過海去了美國,這么一路走來,既有身不由己的偶然,也有咬牙堅持的必然,2023年拿下NCAA冠軍,成為首個問鼎的中國人,那會兒球迷還在熱議“這算不算中國網球未來的種子選手,緊接著她又搞了個十連勝,背靠背拿下希望賽冠軍,短時間內熱度暴漲,仿佛下一個現象級新星就要誕生。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過去這一年多,田方然的狀態明顯起伏,五次進希望賽四強,次次被擋在門外,每一次都被對手“上強度,每一次都差了一口氣,說實話,外界的耐心也就那幾年時間,誰還記得誰2022年干了啥,尤其今年,田方然連八強都只摸過一次,媒體和球迷的關注度直線下降,張瑞恩、朱宸汀、耿心樂、張筠涵這些小花冒頭,田方然的名字逐漸被蓋住,職場上叫“內卷,體育圈其實更殘酷,誰火就是誰的時代,沒人會等你慢慢復蘇。
但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田方然頂住壓力,以賽會三號種子身份出現在香港第二站希望賽,首輪面對美國選手K Liu,贏得干凈利落,全場只讓對手拿一局,這種級別的對抗,打出碾壓局面,說明她的狀態確實有點東西,第二輪碰上老對手昂集沙,前一周剛被對方三盤逆轉,心理落點肯定受影響,結果這次田方然一改常態,直接橫掃對手,干脆利落進八強,屬于那種“你以為要對噴,結果人家直接給你堵回去的場面。
問題來了,田方然這波操作到底能不能持續,還是只是曇花一現,四分之一決賽又是碰上泰國選手B Thamchaiwat,這場比賽田方然火力全開,沒有搶七,沒有決勝盤,幾乎是按著打,三連勝后她終于今年第一次殺進希望賽四強,世界排名也順勢提升三十位,當然,這和她巔峰期的排名還有差距,但你品品,去年還是“四強魔咒,今年靠一波三連勝破局,這種扭轉氣質的東西,真不是隨便喊喊口號就能有的。
場外視角看,田方然的成功其實挺有代表性,她不是那種“天賦異稟,一路躺贏的選手,也不是靠熱點話題出圈,更多是靠硬實力和抗壓能力撐出來的,別看現在希望賽的關注度不如前幾年,能連贏三場,尤其在狀態波動期,背后其實是體系和習慣的積累,這種“擺爛不下去,硬著頭皮也要沖一把的選手,恰恰是中國網球最需要的那種類型,畢竟誰都想一夜暴富,可真正能熬過低谷的,才有資格談未來。
當然,田方然離真正意義上的“破圈還有不少距離,這次她半決賽要對陣頭號種子、日本選手倉持美穗,說實話,就算贏了也不等于一切都水到渠成,畢竟希望賽和大滿貫、巡回賽之間,還有很厚的一層墻,外界總愛拿李娜、鄭欽文的奇跡故事做對比,但那種級別的突破,真不是每年都能復制的,田方然自己也得明白,外部的關注和內部的成長,很難同步推進,這種“慢熱型成長曲線,既考驗定力,也考驗耐心。
這么一盤棋看下來,中國網球現在其實最缺的不是天才,而是能熬、能改、能咬住的選手,田方然這三連勝,既是個人破局,也是給中國網球“希望瓶頸敲了一記警鐘,別總想著一口吃成胖子,穩扎穩打才是王道,至于她能不能更進一步,甚至走到更高的舞臺,其實沒人能給答案,唯一能確定的是——只要她還在場上拼,只要還有三連勝、四連勝這種小高潮,中國網球的未來就還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