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介紹
為進一步弘揚科學精神,加大群眾科普宣傳力度,花都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花都區融媒體中心在本微信公眾號開設“每周科普”專欄。
專欄將圍繞花都區科普宣傳工作重點,通過定期發布優秀科普作品,以科學實用、及時高效、通俗易懂為目標,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廣大群眾科學文化素質。
第392期
7月4日凌晨3時15分,花都區一小區居民家中突發火災,一名女子被困屋內。記者從消防部門了解到,接線員接警時多問了一句,為后續救援節省了寶貴的時間,被困女子轉危為安。
“我家著火了,我被困在衛生間里出不去了。”報警時,女子清晰說明自己已躲避在洗手間內,并采取了關門、開水龍頭降溫等自救措施。接警員肯定并鼓勵了被困女子的正確做法,指導其用濕毛巾堵住門縫、保持低姿呼吸、持續澆水降溫。
“你的門有沒有密碼鎖?”告知女子消防員已在趕來途中后,廣州市119指揮中心的接線員突然“多問了一句”。得到女子肯定答復后,接線員迅速詢問并獲取了房屋電子門鎖密碼,為救援打通了關鍵環節。
3時22分,接警7分鐘后,消防員輸入密碼迅速開門,在電話指引下避開猛烈燃燒的客廳,穿過濃煙,徑直抵達被困女子所在的洗手間,成功將其救出。隨后,救援人員快速撲滅明火。
據介紹,此次火災起火點位于客廳,主要燃燒物為沙發和雜物。火災疑因點燃的蚊香引燃周邊雜物所致。
盛夏時節,蚊香使用頻繁,用電負荷增大。消防部門特別提醒廣大市民,務必安全使用蚊香,將其置于金屬托盤上,遠離可燃物,人離即滅;注意用電安全,定期檢查線路,避免超負荷用電。
如家中安裝電子門鎖,一旦遇險報警,請務必第一時間將門鎖密碼告知接警員,這能極大縮短救援時間;同時,牢記火災自救常識——保持冷靜,迅速報警并說清情況,小火嘗試撲滅,大火應立即關門阻隔煙火,用濕布堵住門縫并澆水降溫,躲避到有水源的洗手間或靠窗陽臺等安全區域固守待援,切勿盲目穿越煙火逃生。
安全提示
蚊香雖然沒有火焰
卻很容易引發火災
它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呢?
蚊香主要由粘木粉、木炭粉和藥物組成,點燃后只有一個很小的燃燒點,但它能持續燃燒不熄滅。蚊香在陰燃時,火點最高溫度可達700℃—800℃,足以將著火點低的蚊帳、棉布、海綿、衣服、紙張等可燃物引燃,釀成火災。
在防蚊的同時
也不能忘記防火
下面這些安全提示
一定要記住
如不慎著火
一定要保護自身安全
來 源:新快報、廣州日報、山東應急管理
編輯: 花無 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