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藍”成長記
——田長木隨筆
父親49歲那年,我像一簇遲來的火苗,跌進家鄉的小山村。父親總說,我的降生就像老屋后山突然冒出的那眼山泉——誰也沒料到干涸了十年的石縫里,還能再沁出清冽的甘泉。
高考失利后,我一度陷入迷茫,終日無所事事,只能靠《士兵突擊》《火藍刀鋒》等軍旅題材電視劇填補內心的空虛。2015年9月,當我背著考上縣重點高中時父親獎勵的背包踏上從重慶前往湖北的火車時,包里除了簡單的行裝,還珍藏著《士兵突擊》的光盤,那時的我,滿心憧憬著能像許三多那樣書寫自己傳奇的軍旅人生。
可現實是每天重復著疊豆腐塊、掃落葉、扯雜草、背條令。沒有驚心動魄的救援,只有班長檢查內務時鐵青的臉。“消防隊不是救火的嗎?”我在日記本上憤憤地寫道。看著樓頂逐漸暗淡的“赴湯蹈火”四個字,感覺像褪了色的年畫。
命運的轉折發生在那個深秋的凌晨。隨岳高速兩車相撞,司機被困駕駛室,情況十分危急。接警后,我隨隊緊急趕赴現場,由于我身材較小,隊長命令我進入駕駛室救人,在與隊友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將他救出。那一刻,被救司機緊緊抓著我的手,泣不成聲地重復著“謝謝你小兄弟,謝謝你救了我們一家人……”這一刻,我忽然發現,原來真正的英雄主義并非電視劇里的慢鏡頭沖鋒,而是在老百姓危急時刻對“中國消防”的無條件信任。那一刻,樓頂的褪色標語在我眼里重新鮮艷起來。
自此,我開啟了瘋狂的自我錘煉模式,單杠磨破的手指,負重訓練留下的膝蓋淤青,都成為了我成長的勛章,憑借這股不服輸的韌勁,我在多次比武競賽中嶄露頭角,逐漸從一名普通消防員成長為業務骨干。
2019年,因個人表現突出以及組織的悉心培養,我成功成為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第一批學子。2023年學成歸來時,熟悉的營區卻讓我感受到全新的責任重量。“田隊,明天學校消防演練的方案您看一下。”文書小熊的稱呼讓我怔愣片刻——我已然從執行者變成了決策者。角色的轉變比想象中困難得多,作為消防員,我只需要專注完成任務;作為指揮員,我卻要為整個隊伍的行動負責。
“指揮員的一個猶豫,可能葬送整個隊伍。”老隊長的話讓我夜不能寐。面對新角色,我深知“帶兵先強己”的道理。下隊第一年,我被支隊任命為比武集訓隊隊長,作為一名年輕干部,我深知自身能力還有很多欠缺,為了更快更好的提升隊伍成績,白天,我與隊員同訓同練,向班長骨干悉心請教,對新隊員手把手教戰術、摳細節;夜晚,我獨自研究國內外救援案例,優化訓練方案。面對隊員經驗不足、心理壓力大的問題,白天化身“嚴師”,逐項分解競賽科目,根據每個人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晚上變身“兄長”,為隊員按摩放松、疏導情緒。看著隊員們通過自身不懈努力在省總隊比武場上留下自己拼搏的身影,最終打破支隊塵封多年的長跑記錄,訓有所獲時,我忽然理解了指揮員的意義——不僅在于下達正確的命令,更在于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
從青澀少年到基層指揮員,變的是肩章上的銜級,不變的是胸中的赤誠。十年紅門歲月,無數個不眠之夜,如果有人問我是否后悔選擇這條路,現在的我會指著制服上的徽章自豪地回答:“這是我的無上榮光。”火場如戰場,而我和我的隊友們,永遠愿做那道守護在群眾與危險之間的防火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