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從小在成都的茶館竹椅上晃悠長大的小情侶,
我們早已習慣了錦官城的溫柔慢調 —— 杜甫草堂的清幽、太古里的時尚、街角巷尾飄著的火鍋香。
今年暑假,當我們拖著行李箱走出濟南西站,迎面一句帶著濃厚山東口音的 “恁倆從哪兒來的?快進來喝碗泉水泡的茶!”
瞬間撞碎了我們對北方城市的固有印象。
那股子質樸又滾燙的熱情,就像趵突泉翻涌的泉水,咕嘟一下,把我們卷進了濟南人的生活里。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在這座 “泉城” 徹底著了迷,濟南人的實在、豪爽與刻在骨子里的好客,讓我們對北方的認知來了次大翻新。
剛告別成都潮濕悶熱的暑氣,還沒從火鍋的酣暢里緩過神,我們就被濟南老城區(qū)的泉水驚得瞪大了眼。
在芙蓉街的巷口,一位搖著蒲扇的大爺看我們熱得直冒汗,二話不說就領著我們拐進一條石板路,“走!帶恁們去黑虎泉灌泉水喝!”
只見三個獸頭噴出白花花的泉水,大爺從家里拿來兩個玻璃杯,“這泉水清冽甘甜,比礦泉水好喝多咧!”
看著大爺熱情的模樣,我想起在成都,街頭巷尾的茶館老板會熱情招呼我們 “來碗蓋碗茶”,可像這樣直接拉著陌生人去喝泉水的,還是頭一回見。
男朋友捧著杯子一飲而盡,驚嘆道:“這哪是喝水,分明是在喝濟南人的熱情!”
確實,在成都,我們習慣了用火鍋、串串來消解暑氣;而在濟南,清澈涼爽的泉水,成了濟南人招待客人最天然、最豪爽的方式。
喝完泉水,我們順著石板路晃悠到大明湖。正對著湖景拍照時,一位推著自行車的阿姨停了下來,“姑娘,恁拍景得去歷下亭那邊,那兒才是大明湖的精華!”
見我們一臉迷茫,阿姨干脆把自行車往路邊一放,“走,我?guī)ыz抄近道!” 一路上,阿姨不僅給我們介紹大明湖的歷史,還講起夏雨荷的傳說,“電視劇里演的和咱老濟南人口中的故事可不一樣嘞!”
在成都,我們問路時,熱心的成都人會操著一口川普耐心指引;但在濟南,濟南人直接化身 “人肉導航”,恨不得親自把你帶到目的地。這種毫無保留的熱情,讓我們倍感溫暖。
在成都,我們吃慣了麻辣鮮香的缽缽雞、甜水面,可一走進濟南芙蓉街,就被眼前的美食陣仗驚住了。
“把子肉來一塊!肥而不膩!”“油旋兒,剛出鍋的,香得很!” 攤主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排隊買把子肉時,后面的大叔看我們猶豫,直接推薦:“恁倆年輕人,得多吃幾塊,吃飽了才有力氣逛!”
買油旋兒時,老板還多送了我們一個,“嘗嘗新口味,不好吃盡管說!”
#濟南#
不一會兒,我們手里就拎滿了把子肉、油旋兒、甜沫,每一樣都分量十足。
男朋友咬了一大口把子肉,含糊不清地說:“在成都我們講究‘少而精’,在濟南直接變成‘多而豪’,濟南人太實在了!
” 確實,濟南的美食沒有成都小吃的精致小巧,卻用滿滿的分量和醇厚的味道,展現(xiàn)著這座城市的豪爽。
#濟南旅游#
傍晚時分,我們漫步在曲水亭街,街邊的泉水潺潺流淌,垂柳依依。
走進一家茶館,老板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來壺泉水泡的茉莉花茶,解解膩!”
正喝著茶,鄰桌的濟南大爺湊了過來,“恁倆知道不,咱濟南的泉水泡茶,那叫一個香!”
大爺不僅給我們講泉水泡茶的講究,還分享起濟南的老故事,從李清照到辛棄疾,從千佛山到趵突泉,講得繪聲繪色。
在成都的茶館,我們喜歡和朋友擺龍門陣、打麻將;而在濟南的茶館,濟南人用他們的故事和熱情,帶我們走進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
這里的每一口茶,都泡著濟南人的閑適與好客。
#濟南美食#
坐在回成都的高鐵上,我手里還攥著濟南茶館老板送的一包茉莉花茶。
男朋友翻著手機里的照片,感慨道:“成都有成都的安逸巴適,濟南有濟南的豪爽大氣。在成都,我們享受的是慢生活里的小確幸;
在濟南,我們感受到的是熱熱鬧鬧的煙火氣和實實在在的人情味。”
是啊,成都像一首婉約的宋詞,細膩動人;而濟南則是一首豪放的唐詩,大氣磅礴。
這座城市用它獨特的泉水文化、熱情好客,教會我們: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生活哲學,卻同樣充滿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