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夏天把 38℃的熱浪灌進那間不足 8 平米的門衛室時,別的辦公室的空調正嗡嗡吐出冷氣,而收留了十多只流浪貓的大爺,就在這間密不透風的小屋里,被活活熱沒了呼吸。
三個電風扇對著貓,卻吹不散大爺身邊的熱氣
你說每次回宿舍,都能看見大爺在門衛室門口喂貓。他總把學生給的火腿腸切成小塊,拌在米飯里,自己啃著最便宜的饅頭。那三只舊電風扇是他撿來的,修修補補后全對著貓窩,自己則坐在小馬扎上扇蒲扇,汗珠子順著皺紋往下滾,滴在洗得發白的藍布衫上。
有學生心疼他,要把宿舍淘汰的小風扇送給他,他擺擺手說 “你們用得上”。可誰都知道,瀅園宿舍連空調影子都沒有,夏天熱得沒法睡,學生們只能在樓道鋪涼席。但大爺的小屋比宿舍更糟 —— 西曬的鐵皮頂能煎雞蛋,窗戶只能開一條縫,通風全靠門來回晃。有次你半夜回宿舍,看見大爺蹲在門口,借著路燈給發燒的小貓喂藥,嘴里念叨 “再挺挺,明天我就有錢帶你們去醫院了”。
你們忍了沒空調的宿舍,是覺得 “年輕人扛得住”,可 68 歲的大爺扛不住啊。學生們在朋友圈吐槽 “熱得睡不著” 時,大爺正用礦泉水瓶灌自來水,一遍遍往地上灑水降溫。
小貓還在等喂食,可那個喚它們 “寶寶” 的人沒了
你現在不敢看那段視頻,怕聽見自己當時笑著問 “大爺,小貓叫啥名”。他說最胖的那只叫 “大學”,因為總蹭學生的課本;最小的叫 “補助”,盼著它能好好長大。現在 “大學” 還蹲在門衛室門口,對著空椅子喵喵叫,“補助” 總去扒那三個不轉的電風扇,好像還能等出那個給它們修風扇的人。
有學生把小貓抱回宿舍,可夜里總聽見它們撓門。這些被大爺從寒冬里救回來的小生命,大概也知道那個會把凍僵的自己揣進懷里焐熱的人,再也不會提著貓糧袋出現了。有人在門衛室墻上貼了張紙條:“小貓別怕,我們養你們”,可誰都明白,再也沒人會像大爺那樣,省下買藥的錢給它們買罐頭,會在暴雨天把自己的床讓給剛出生的小貓。
那些被大爺感動過的學生,現在聚在宿舍樓下,有人翻出給大爺拍的照片:他舉著學生送的向日葵,背后是 “歡迎新同學” 的橫幅;他蹲在雪地里,把小貓揣進棉襖;他對著鏡頭笑,露出缺了顆牙的牙床。照片里的夏天好像沒那么熱,因為有個人在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著那些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小貓們還在等,等那個會跟它們說話的人回來。而我們該等的,是一個答案。為什么 42℃的門衛室裝不起一臺空調?為什么一個善良的人,要以這樣的方式離開?別讓這些問題,像那三個停轉的電風扇一樣,最后只剩下沉默的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