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信公眾號“北京對話Beijing Club”消息,當地時間2025年7月3日,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前夕,“2025 金磚峰會展望:里約 - 北京對話會”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舉行。
此次對話會由北京對話與巴西金磚國家政策中心(BRICS Policy Center)聯合主辦,中巴兩國政府官員、知名學者、行業代表與媒體人士出席,圍繞“綠色發展與可持續金融”“多極化背景下的地緣政治合作”“金磚機制與中巴關系”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與會發言嘉賓合影 北京對話
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伙伴關系與創新中心協調人斯塔沃?霍比切斯(Gustavo Robichez)在歡迎致辭中表示,該中心與金磚合作機制升級為領導人峰會同步,成立15年來,以加強全球南方國家合作與交流為己任,特別注重治理、公平與發展等重要議題。他指出,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軍事沖突頻發,擾動全球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北京對話聯合創始人、秘書長韓樺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對話作為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一直致力于推動多邊合作與對話。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加凸顯其重要意義。她表示,北京對話將在金磚國家框架下推動更多務實合作項目的落地,為全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金磚國家政策中心主任瑪爾塔?費爾南德斯(Marta Fernandéz)在致辭中強調,金磚國家應繼續加強在經濟、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合作,特別是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發揮引領作用,進一步擴大南方國家的聲音,通過多邊機制推動和平與公平,為構建更加包容的國際秩序貢獻力量。
巴西應用經濟研究院(IPEA)金磚政策協調人(副院長級)瓦爾特?德西德拉(Walter Desiderá)發表演講。他分享了本屆金磚峰會的主要議程,指出,金磚國家通過智庫合作、政策協調以及多邊對話,能夠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巴西將繼續在金磚框架下積極推動南南合作,特別是在經濟政策和新興技術領域多下力量,以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巴西財政部國際經濟合作協調人瑪麗安娜?達維?費雷拉(Mariana Davi Ferreira)在演講中重點闡釋了金磚國家財政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她指出,巴西作為金磚輪值主席國,將積極推動成員國之間的對話與合作,特別是加強國際金融改革、氣候變化融資以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合作。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系主任唐曉陽在演講中闡釋了金磚合作的示范價值。他指出,中國與巴西在金磚框架下的合作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還為全球合作樹立了典范。面對全球性挑戰,各國應加強對話與合作,而學術界應積極參與政策研究與對話,為金磚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對話會設置了“人工智能、主權與發展—全球南方視角”“多極世界中的綠色轉型與氣候合作”“地緣動蕩下的中巴關系與金磚機制”三個分議題。
議題一發言人 北京對話
在議題一“人工智能、主權與發展—全球南方視角”環節,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肖尤丹指出,中國近年來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算法創新以及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同時也面臨著數據隱私保護、技術倫理等問題。他呼吁全球南方國家加強合作,共同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術路徑。
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國際政治研究部主任趙海指出,發達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壟斷和數據控制能力,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在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中面臨更大的壓力。他強調,全球南方國家應加強合作,通過建立技術共享平臺、開展聯合研究項目等方式,提升自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他還建議各國在政策制定中注重數字主權的保護,確保技術發展能夠真正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利益。
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教授路易莎?洛巴托(Luísa Lobato)認為,人工智能技術對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社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她指出,巴西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面臨著技術人才短缺、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需要在政策層面加強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導和支持,同時,要注重技術應用中的倫理和社會影響。
南非金山大學治理學院講師特萊拉?恩格塞塔尼 - 維卡(Thelela Ngcetane-Vika)表示,非洲國家在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大潮下遇到巨大的數字鴻溝。她指出,非洲國家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領域面臨資金不足、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非洲國家需要加強與其他金磚國家的合作,通過技術引進和人才培養等方式,提升自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能力。她還提到,非洲國家在政策制定中應注重數字主權的保護,確保技術發展能夠真正服務于非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議題二發言人 北京對話
在議題二“多極世界中的綠色轉型與氣候合作”環節,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金磚國家政策中心社會環境平臺協調人莫琳?桑托斯(Maureen Santos)首先指出,當前全球綠色轉型正處于關鍵時期,金磚國家作為新興經濟體的重要代表,應在全球氣候治理,特別是綠色能源技術共享與應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系主任唐曉陽指出,中巴綠色能源合作正邁向以多元化、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導向及私營部門更多參與為特征的新階段。盡管雙邊合作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面臨巴西勞動法復雜、技術轉移有限、治理結構碎片化等挑戰,同時需積極應對 ESG 風險與聲譽壓力。他強調,巴西憑借其清潔能源、淡水資源、關鍵礦產及地緣政治中立等獨特優勢,可深化與中國在鋼鐵、鋁、化工等能源密集型領域的合作,推動綠色再工業化,把握“近岸外包”趨勢,為全球綠色工業化和多極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未來發揮引領作用。
巴西金磚國家政策中心副主任瑪麗亞?埃琳娜?羅德里格斯(Maria Elena Rodriguez)指出,金磚國家在全球能源轉型,特別是在溫室氣體減排和可持續能源投資方面中扮演著基礎性的角色。盡管金磚國家在能源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需面對能源貧困和能源可及性等挑戰。
阿根廷羅薩里奧國立大學教授瑪麗亞?諾埃爾?杜索特(María Noel Dussort)和克拉麗莎?賈卡利亞(Clarisa Giaccaglia)就金磚國家在推動公平轉型進程中的角色做了闡釋。杜索特與賈卡利亞強調,國際議程中勾勒的轉型與發展中國家公平轉型的兼容性仍是關鍵問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轉型”定義上的政治共識存在差異。她們認為,金磚機制已成為重要的政治經濟平臺,其針對《巴黎協定》第 9.1 條向 COP30 提出的氣候融資建議是重要里程碑,為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行動和可持續發展中創造有利條件與共識。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周密指出,綠色轉型不僅是環境問題,也是經濟和社會問題。中國在推動綠色轉型方面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加強政策支持、推動技術創新以及促進國際合作。金磚國家應加強在綠色金融、新能源技術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
議題三“地緣動蕩下的中巴關系與金磚機制” 環節,以閉門會議方式舉行。與會者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對全球供應鏈、能源安全及糧食安全產生多重影響,金磚國家需在保持外交靈活性的同時,推動務實合作。中巴可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互聯互通建設等領域加強戰略對接,提升合作效能。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經濟室主任徐坡嶺在閉門環節發言。北京對話
討論強調文化差異與發展階段多樣性對合作的影響,呼吁通過建立更靈活的溝通渠道與工作組機制,聚焦具體領域務實合作,如農業技術共享、新能源項目聯動等,以減少地緣政治分歧對合作的干擾。與會者普遍認為,金磚國家應堅守“求同存異” 的合作初心,在復雜國際環境中持續扮演全球治理改革的推動者角色,通過強化經濟互補性與發展議題聚焦,為全球南方國家合作樹立典范。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NDB)前副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執行董事保羅?諾蓋拉?巴蒂斯塔(Paulo Nogueira Batista Júnior)在閉幕致辭時強調,當前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功能失調,金磚國家應積極推動金融體系改革,整合自身經驗,形成穩定、平衡的金融方案。盡管金磚國家在人民幣結算和新開發銀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面臨宣傳不足、協調不暢等問題,未來需謹慎考慮接納新成員,避免組織效率下降。巴蒂斯塔呼吁金磚國家保持耐心,探索創新金融機制,如建立補充性貨幣體系,以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構建公平有效的國際金融秩序貢獻力量。
現場聽眾積極提問 北京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