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暑期,一起探館。福建廈門的鼓浪嶼,這里被譽為“音樂之島”,憑借著獨特的音樂體驗和藝術氛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這兩天,島上的風琴博物館成了熱門打卡地,游客不僅能看管風琴長什么樣,還能欣賞震撼的現場演奏,參與互動。
萬國建筑藏百年琴音
“樂”動一夏引風潮
鼓浪嶼的標志性建筑八卦樓,因為獨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風格而聞名,現在這里作為風琴博物館對外開放。館內珍藏著70臺來自世界各地的風琴,不少游客專程來到這里,感受穿越百年的音樂震撼。
管風琴,低音厚重、高音悠揚,整個演奏大氣磅礴。現場這臺管風琴,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現在亞洲最大的管風琴,也是整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游客 倪秀瑤:看到面積這么大的管體的時候,我非常震撼,因為外面天氣比較熱,到這邊來,心里感覺好安靜,欣賞音樂的時候感覺很美妙。
游客 陳敘:我們在正中間可以感受到這兩個管風琴跟交響樂團一樣,360度環繞的音效,感覺身臨其境,很有意思。
管風琴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復雜的鍵盤樂器之一。因為它音域寬廣、音色層次豐富,常用于大型音樂作品的演奏。
管風琴的演奏和其他樂器有很大不同,它并不是通過簡單“敲擊”或者“撥動”,而是通過風箱的鼓動,將氣流送入這樣長短不一、材質不同的音管當中,從而發出高低不同、音色豐富的聲音。在演奏時,雙手還要操控多個鍵盤,而腳下還有一排叫作“腳鍵盤”,專門用來演奏低聲部。
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館長 魏琬苧:管風琴是音域寬廣的樂器,在演奏的時候搭配這些音栓來使用,可以模仿多種樂器的聲音,比如笛子、號的聲音,搭配起來可以模仿發出空靈的聲音。
為了讓游客能更直觀地感受管風琴的魅力,風琴博物館特別推出了“音樂劇場”體驗。在一個小型的電影院里,工作人員現場為經典黑白電影片段配樂演奏,隨著銀幕上的畫面推進,音效實時變化,觀眾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默片時代,沉浸式感受音樂與畫面“絲滑對話”的魅力。
游客 賀晶:剛剛在現場看無聲電影的時候,被震撼到。我感覺剛剛整個人都沉浸進去了,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特別棒的一個體驗。
在鼓浪嶼上,整座小島就像一座開放式的音樂博物館,不僅收藏著世界級的樂器珍品,也處處流淌著可感可觸的旋律。臺階上嵌著音符,街角的咖啡館、書店和小廣場都設置了多臺共享鋼琴,供游客隨時彈奏。
街頭不期而遇的藝術家即興演出,也成了島上獨特的文化風景。據了解,這個暑假,鼓浪嶼以“音樂”為主題策劃了多場公益演出與互動體驗活動,更多沉浸式展演,豐富游客的夏日體驗。
鼓浪嶼管委會市場處處長 蘇玲:從7月7日到8月31日,鼓浪嶼所有的國有景點都延時服務到晚上9點。暑期我們舉辦第六屆鼓浪嶼音樂季,到時候全島可能會有近百場演出,鼓浪嶼上會是一個音樂的海洋。
暑期學生文博熱
博物館圖書館熱度高
再去山西太原看看,當地的博物館和圖書館紛紛推出豐富的陳列展覽和暑期活動,豐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
記者在山西自然博物館看到,剛一開館,就有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前來參觀學習,其中來自世界各地獨具特色的巖石、礦產、古生物化石等,以及珍稀物種的標本,最受歡迎。
除了參觀打卡博物館,去圖書館閱讀,也成為暑期學生們熱衷的文化活動。在太原市圖書館,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挑選喜歡的書籍。孩子們坐在書桌前,翻閱自己挑選的書籍,同時也在這里享受夏日里的清涼。
小朋友 趙雅琳:我特別喜歡來這,因為這里有很多的書,在書里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
家長 胡耀東:在家接觸電子產品比較多一些,盡量帶他來這,學習學習,熏陶一下,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邊玩邊學
長城文化博物館迎來研學熱潮
進入暑假,新疆巴州尉犁縣的絲綢之路·長城文化博物館迎來研學熱潮,參觀者們沉浸式感受長城與絲綢之路的文化魅力。
博物館里有11座沿孔雀河而建的烽燧,總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館藏文物有600余件組,通過文物展示、場景復原、沉浸式體驗等方式展現長城文化,讓參觀者更能融入其中,了解歷史脈絡。
學生 黃嘉禾:我們在課本里面看到了長城,但是我們沒有接近長城,不知道長城是什么樣子的。今天老師帶我們來到博物館,看到了一些烽燧,也知道了那些是長城里面的一部分,今天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絲綢之路·長城文化博物館館長 樊志鑫:圍繞絲綢之路與長城文化,精心設計一系列由淺到深的小問題,助力學生在參觀過程中學有所獲。
沉浸式互動
博物館里的“穿越之旅”
接下來我們走進甘肅省博物館,在這里,參觀者可以通過換裝體驗、情景演繹、文物任務等方式,“穿越”到歷史現場,邊玩邊學,在沉浸中走近文物、觸碰歷史。
在甘肅省博物館,近年來,換上古裝打卡博物館已經成為不少游客的選擇,但和一群人穿古裝在博物館里“角色扮演”,您體驗過嗎?
甘肅省博物館首次推出沉浸式互動情景劇項目,通過“服飾換裝 + 情景劇演繹 + 互動探索”的方式,將厚重的歷史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呈現給觀眾,讓逛博物館這件事變得更沉浸、更生動。
在這場活動中,你可以成為記錄歷史的秦朝官吏,或是前往西域經商的漢代商賈,還可以化身為盛唐時期在驛路奔波的絲路郵差。
整條任務線將甘肅省博物館的代表性唐代文物串聯起來,如唐三彩人俑、唐代五弦琵琶等。每找到一張郵票,都需要完成一次與文物相關的答題互動,考驗你是否真正“讀懂”了展品。
通過游戲式演繹,游客不僅能體驗一段“穿越之旅”,也在潛移默化中獲取了文物知識。
邊玩邊逛展的形式受到了眾多游客的好評。活動結束換下裝扮,大家仍沉浸在劇情與文物的故事里。據介紹,為提升博物館公眾教育功能,未來還將持續推出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游客的參觀游覽體驗。
甘肅省博物館社教部講解員 趙薇:大家先了解劇本,了解我們的歷史,再通過一系列的闖關活動,了解我們的文物和更深入地進行展廳的參觀。真正讓文物活起來了,效果特別好。
此外,甘肅博物館還推出了彩陶工坊、古今生物科普等精彩活動。并取消了“周一閉館”的慣例,從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游客周一至周日每天都能參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