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晚,兩度格萊美獎得主「Time For Three」(三人時光)以兩把小提琴與一把低音提琴的極簡編制,在夜空下掀起古典與流行碰撞的聲浪。
作為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核心戶外單元“夏之魅”的第二場演出,這場免費預約的音樂會吸引數百位市民駐足,見證弦樂與人聲結合的現場魔力。
這支被指揮大師西蒙·拉特贊為“能力與技術的奇才”的三重奏,成員皆具頂尖學院背景,卻以反叛精神聞名:華裔小提琴家查爾斯·楊(茱莉亞學院畢業)將搖滾張力注入古典技法,被《芝加哥論壇報》稱為“爆發性現場掌控者”;尼古拉斯·肯德爾(柯蒂斯音樂學院)出身四代音樂世家,創立的“騎士團”四重奏活躍于國際舞臺;低音提琴手拉南·邁耶徹底重構樂器定位,使其成為旋律引擎與節奏基石的復合體。
三人突破“純器樂”傳統,加入人聲吟唱與即興互動,將爵士自由、鄉村敘事、吉普賽狂想熔鑄為樂團的標識。他們與普利策獎得主凱文·普茨合作的《接觸》協奏曲,2023年斬獲格萊美“最佳當代古典作品”獎,該作以四個樂章完成從宇宙冥想到保加利亞民族舞曲的史詩敘事。而他們的專輯《給未來的信》更是挺進Billboard古典錄音榜前三,德國古典大獎Opus Klassik提名加持印證了他們的全球影響力。
「三人時光」此次上海行構建了意形態多元的“雙舞臺敘事”。7月5日,他們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內與“00后”指揮新星金郁礦執棒的上海交響樂團呈現嚴謹的廳內版《接觸》,展現學院派精密協作;24小時后轉場城市草坪,以更自由的編曲解構原創作品。
從殿堂到草坪的場景切換恰是樂隊核心理念的隱喻——正如《音樂愛好者》雜志所載,他們擅長“在高度結構化作品中注入即興火花,讓古典樂迷與非古典聽眾同頻共振”。
惠民演出“夏之魅”系列自7月5日至13日,共呈現7場免費演出,涵蓋爵士管樂、游戲交響、拉丁音樂等多元類型。
此次,“三人時光”的到訪是上海交響樂團首次將格萊美獲獎組合引入露天惠民舞臺,更凸顯其“讓頂級藝術走近市民”的文化擔當。
原標題:《演界 | 格萊美得主“三人時光”閃耀上海草坪 弦樂跨界風暴連接城市脈搏》
欄目主編:張春海 文字編輯:蔣迪雯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董天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