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喬羽故事的意外收獲
文/周長行
6月20日是著名藝術家喬羽逝世三周年的日子,任城電視臺新聞部主任孔麗邀約我去濟寧一中(喬羽的母校)作一場“報告”,講述喬羽故事,也算是對先生的一次紀念活動。
我當即就答應下來,卻隨即又有點后悔。
按說講喬羽故事,我是沒有理由不答應的。因為我已經寫作出版兩部喬羽“故事”,《大國詞人喬羽傳》也即將出版,我有義務有責任也有條件把自己所知道的喬羽故事傳播開去。
然而,去給孩子們講喬羽故事,在先也有過幾次,但每次我都有所“擔心”。總覺得一個古稀老人在臺上嘮叨不休,孩子們聽得進去嗎?如今的中學生還愛聽這類“老故事”嗎?種種疑慮,讓我忐忑不安。
然而,到開講時看上去孩子們竟聽得津津有味,對話交流也很踴躍。課后有十多個孩子追上我又是簽字又是寫寄語,合影留念什么的,我那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然而我明白,這些表面氣氛未必能真的說明我的“演講”效果會好到哪里去。
讓我更感意外的是任城電視臺的同事們竟然把我的“講演”制作了十集視頻節目,在視頻號、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渠道里廣為傳播,據主要制作人竇輝透露:僅“唯一買不起校服的學生”那一集在抖音上的點擊率就早已突破百萬。我從來不看抖音,我所能看到的是竇輝發到我微信上的標示著“任城融媒”字樣的視頻。
“講演”被搬到視頻上,幾乎就是另一番模樣,生動鮮活了許多。這是同事們的一次創作成果。在編輯制作之前,我把我收藏保存了幾十年的喬羽在其各個年齡段與一中相關的照片和視頻資料交給了竇輝。他們把我“講演”的部分內容與喬羽的視頻資料重新整合,構思制作成為喬羽與周長行關于濟寧一中的“對話”。這種表達方式,恰是這檔節目的亮點所在。尤其是兩個濟寧人,“一口濟寧話”的一唱一和,你來我往,讓視頻節目的鄉土氣息得以“飽滿”呈現。一檔非常接地氣的節目,自然受到觀眾們的歡迎。怪不得在上萬條的留言里,有許多觀眾朋友說:我們再次看到生活中的喬羽,是那樣的可親可愛!竟有一些漂泊在外地的濟寧人被節目中的濃濃“鄉音”感動哭了。為制作這檔視頻節目,任城電視臺的同事們嘔心瀝血、加班加點、精益求精,每一集的毛片都首先送給我過目,然后再播發出去。為了我的“一堂課”,他們竟忙活了十多個日夜。我深受感動,更在如何講好喬羽故事方面受到激勵,獲益匪淺。
這檔視頻節目的遺憾之處,就是我念稿子的那些鏡頭。那么好的現場一旦低頭念稿子,其效果必定遜色不少。好在制作者匠心獨運,盡量使用了我自由發揮脫稿講述的內容,一旦不得不用念稿內容時,編輯者們就盡量用喬羽的外景鏡頭烘托之,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使視頻片增色不少,流量激增。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近日又有學校邀我去講喬羽“一條大河”的故事,是啊,先生的故事都在他的“一條大河”里。
注:寫于7月6日。插圖:作者與喬羽,拍攝于1999年夏天,北京方莊。
【作者簡介】周長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記者,喬羽研究專家。主要著作:①長篇報告文學集《鯤鵬騰飛的地方》(1988年8月,廣州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②《大京九解說詞》(與人合作。1996年3月,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發行);③長篇報告文學集《趙忠祥寫真》(1996年11月,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④長篇紀實文學《喬羽戀歌》(1999年4月,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⑤長篇人物傳記《不醉不說 喬羽的大河之戀》(2007年7月,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⑥長篇報告文學集《偉大的我們》(2011年8月第一版,2011年12月第二版,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⑦長篇報告文學《大浪淘金》(2012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⑧《大國詞人喬羽傳》,即將由北京華文出版總局出版發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