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陽,河南商丘人,目前生活在巴基斯坦。初中輟學后我四處打工,直到目睹一場安全事故毅然決然選擇出國務工。
在朋友的幫助下來到巴基斯坦,一下飛機我傻了眼,沒想到這里這么窮!
安定下來之后才發現,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人簡直好到令人發指,出門買東西不是免費就是打折,就連走高速都不收費,出門遇見警察還專門問你需不需要保護……
甚至沒花一分錢娶了巴基斯坦美女,生了一個混血女兒,這一切都緣于中國人的身份。
(這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合影)
我1996年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個農村家庭,家里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是和諧友愛的家庭環境并沒有讓我感覺到匱乏。
我上學時成績一般,不屬于拔尖的孩子。初中時,很多同學和朋友都輟學打工了,他們說打工比上學有意思。于是,初中畢業后我也沒有再繼續讀書了。
輟學那會我才15歲,由于年齡太小不好找工作,父母就介紹我去一個親戚家的勞保用品店里去幫忙。
16歲,我跟表哥去了溫州一個眼鏡廠工作,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商丘以外的世界,感覺既緊張又興奮。
剛走上社會,我不知道怎么選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喜歡干什么,都是別人介紹去哪就去哪,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合適就留下來干,不合適就再換工作。
我總共干了五六份工作,最后在一個電器廠穩定下來的。
那時候電器廠的工作環境很差,不像現在這樣先進和智能,廠里面到處都是機油和車床里面的鐵屑液,到了夏天,車間里面悶熱難耐。空間逼仄的環境里,人很容易變得浮躁和消極。
(現在的我,在磨煉中成長和成熟起來了)
我也想過再換一份工作,但是受到年齡和學歷的限制,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只能無奈地在這里熬下去。然而,當親眼目睹了一場安全生產事故后,我決定離開機床廠。
我一個同事在車床上加工工件時,不小心被油壓機壓到了手,導致右手嚴重骨折并截肢。這件事給我留下很大的心理陰影,也是辭職的主要原因。
從那以后,我不管做什么事情,從事什么工作,一直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認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命是身體的本錢,我不能拿自己的健康和安全開玩笑。
辭職以后,我也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工作。那時候,我們村里有很多人都選擇了出國務工,一年下來掙不少錢。于是,我也有了出國務工的念頭。
當把這個想法告訴父母的時候,他們覺得我還小,不舍得也不建議到離家那么遠的地方去打工。但是,他們也給不了我更好的未來,只好同意我去試試。
(這是我2018年準備去巴基斯坦時候的照片)
2018年,在朋友的幫助下,我辦理了去巴基斯坦務工的相關手續。在父母千叮嚀萬囑咐中,我懷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坐上了開往巴基斯坦的列車。
在之前,我就聽說它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但是,當我真正來到這個國家之后,我才發現,它的貧窮程度遠超我聽說的那樣。
當我到達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時候,看到這里狹窄破舊的街道、低矮黑暗的房屋,還有面黃肌瘦和衣衫襤褸的居民,我感到特別不可思議。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我不相信在這個相對和平富足的年代,還有這樣落后的國家和吃不飽的人民,以及數不盡的貧民窟。
在這之前,我一直覺得我們村是最窮的,我們家的日子是最苦的,來到巴基斯坦之后就不這樣想了。
相反,我覺得自己生在中國很幸運,同時認為我的父母和國家都很偉大,正是有了他們的保護,我才不用過饑寒交迫的生活。
(這是巴基斯坦街頭常見的景象)
看到比我想象中還要糟糕的巴基斯坦時,心都涼了半截,我甚至不相信在這里可以掙到錢。然而,當我安定下來之后才發現,這個國家蘊含的溫暖和善良遠比破敗的外表更令人感動。
剛到巴基斯坦的時候,我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是語言不通,其次是飲食習慣。巴基斯坦本地人說的都是烏爾都語,英語是他們的官方語言。
在工作中跟本地人交流時,語言是我們之間最大的障礙。后來,我就想了個辦法,用手機翻譯軟件作為交流工具,溝通問題才得以解決。
巴基斯坦信教,全民不吃豬肉,只吃雞肉、牛肉、羊肉和魚肉,其中雞肉是消耗量最大的肉制品。
巴基斯坦人的主食為面粉和大米,一種名叫“恰巴提”的粗面餅最受歡迎,還有油餅、油炸土豆餡“三角”。而有錢人大多食用的是西式點心和面包。
(在巴基斯坦吃飯都是用手抓)
在巴基斯坦,大米常常會加上各種作料做成黃油抓飯和肉抓飯, 另一種染有顏色的甜米飯是婚宴的必備食品。
這里的人吃飯不用刀叉、筷子,都是在洗手后用右手抓著吃, 他們的手抓技術十分熟練,而且不怕燙。
這種飲食搭配太干了,加上我不習慣喝他們的奶茶,剛到巴基斯坦的前半個月我食欲很不好,還經常上火。后來才慢慢適應這種飲食習慣和用餐方式。
我在巴基斯坦從事的工作是做雕塑,主要是根據客戶的定制要求做一些人物或者動物雕像。我的師傅是中國人,他在雕塑技能和生活中都給予我很多照顧。
我在雕塑廠的工作還算是比較順利的,有師傅幫帶,同事之間的相處也很融洽,很快我就熟悉了廠里的工作流程和產品的制作要求。
閑暇時間我也會跟同事們一起聊天和聚餐,偶爾也會到本地同事家里去做客。我跟我老婆沙塔吉就是在同事家里認識的。
(這是我跟沙塔吉的自拍照)
2019年,我來巴基斯坦剛好一年,對于當地的人際交往和交流方式都已經熟悉。所以,我第一次在同事家里遇見沙塔吉的時候就能跟她進行無障礙交流。
沙塔吉家跟我同事是親戚關系,他們來往比較頻繁。那次是沙塔吉跟她媽媽一起在同事家里玩,正好我也在。
巴基斯坦人特別歡迎中國人到家里做客,哪怕是同樣來做客的人,他們看見有中國人來也會跟主人一起熱情地招待。我跟沙塔吉就是在這樣歡快友好的氛圍里認識的。
在聊天中我了解到,沙塔吉也是1996年出生的,家里一共有11個兄弟姐妹,目前還沒有男朋友。
沙塔吉是個很漂亮而且愛笑的女孩子,就是性格過于靦腆。我們聊天的時候都是我問她說,她很少主動問我問題,后來熟悉了,她的話才多了一點。
(這是我跟沙塔吉在她們家訂婚時候的照片)
我跟沙塔吉是認識1個月以后確立戀愛關系的。
在跟她的聊天過程中,我發現她不僅孝順、勤快,還特別會關心人,非常善解人意,就是我理想中女朋友的樣子。恰巧沙塔吉對我也很有好感,很快我們就成了戀人。
我們確立關系2個月以后就開始商量結婚的事情了。沙塔吉的媽媽對我的印象也很好,對于我們結婚的事情非常贊成。
但是我父母的態度沒有像她媽媽那樣痛快,一是因為他們沒有見過沙塔吉,二是覺得結婚時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能過于草率。
不過,他們更希望我在異國他鄉能有人像家人一樣照顧我。在得知我對沙塔吉的評價和篤定之后,他們也同意了我們的婚事。
他們說,結婚是跟一個人過一輩子,不是跟父母過一輩子,只要我相信自己的選擇,他們不會反對而且會祝福我們。
(這是我結婚那天的自拍照)
我特別能理解父母心里的擔憂,畢竟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選對一生的伴侶,走進一場完美的婚姻,過上幸福的生活。
為了打消父母心中的顧慮,我跟他們說沙塔吉是一個善良貼心的姑娘,而且她的家人對我也非常好,我相信他們的真誠和自己的選擇。
2019年12月,我跟沙塔吉在親友的祝福聲中舉行了婚禮。雖然我的父母沒有到場,但是看到我結婚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們還是激動地熱淚盈眶,并在視頻里為我們送上了祝福。
丈母娘甚至比我父母還要高興,婚禮前期的準備都是她忙前忙后為我們操辦的。
巴基斯坦的訂婚和結婚風俗跟咱們中國有著非常大的差別。相對于中國來講,這邊婚嫁的壓力主要在女方。訂婚的時候,女方不要求男方必須有房子,男方只要象征性地給女方一些錢就可以。
有法律規定,男方給女方的彩禮折合RMB不能超過30元。同時,女方也要給男方錢,金額沒有特定要求。另外,女方出嫁的時候要大量的嫁妝給男方。
(這是我跟沙塔吉在家里的合影)
在巴基斯坦,女孩多的家庭普遍更困難一些,因為陪嫁壓力太大了。
女孩的父母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結婚后因為嫁妝少受委屈和虐待。所以,即使家庭困難,他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女兒嫁得體面些。
我跟沙塔吉訂婚的時候,沒有給她彩禮,只給她買了一套首飾和結婚的禮服,再就是我們結婚請客吃飯的錢是我出的。
我當時還給家里買了一臺電視機,但是我丈母娘硬是把買電視機的錢給我了,說這臺電視就當作沙塔吉的嫁妝,讓我必須把錢收下。
我和沙塔吉家在巴基斯坦都沒有房子,所以,我們的婚禮是在沙塔吉一個堂哥家里舉行的。
這邊的婚禮都是晚上舉行,而且要連續舉行三天,招待所有的親戚朋友和街坊鄰居,所以,結婚那三天非常熱鬧,也非常辛苦。
(這是我和沙塔吉結婚時的照片)
我們結婚后住的房子是我租的,三室一廳,房租一年是4800元。婚后丈母娘一直跟我們住在一起。其實,沙塔吉家里原來是有房子的,她爸爸去世的時候,就把房子賣了。
巴基斯坦有個習俗,就是當家里的兄弟去世的時候,他的其他兄弟們會來搶他的財產。
而且,巴基斯坦的女人是不能出去工作的,只能靠男人養活。丈母娘只能把房子賣掉換成錢,這樣既可以保護財產也不至于露宿街頭。
婚后的第二年,我們的女兒安吉拉出生了,她的到來讓我們這個小家充滿了更多的歡聲笑語。
記得第一眼看到她時那種緊張和激動地心情,抱著她的時候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就流下來了,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做父親的責任和使命。
(這是我2017年在老家時候的照片)
安吉拉早產了60多天,她出生的時候只有兩斤半,養育她的過程我們傾注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
有了安吉拉以后,我才知道為人父母的艱辛,孩子的一舉一動,一哭一笑都牽動著我的神經,看著她一天天長大,我內心感到特別滿足。
安吉拉剛出生的時候,丈母娘還做了一件讓我特別感動的事情。
她把1萬多盧比,折合人民幣400多塊錢,全都拿出來給安吉拉買了東西,吃的、用的,還有衣服,尤其是巴基斯坦風格的衣服買了很多很多。這些錢是她當時所有的積蓄。
丈母娘做了所有她能做到的事情,把愛毫無保留的給了我們這個小家。
在巴基斯坦生孩子是非常自由的事情。
在這里,一個家庭無論有錢沒錢都會生很多孩子,而且他們養孩子的要求不高,沒有教育負擔,只要孩子活著就行。這也是為什么巴基斯坦每個家庭有那么多人口的主要原因。
(孩子多也是巴基斯坦一個鮮明的特色)
人多家窮衍生出來的另一個現象是在巴基斯坦的家庭里面男女老少全都是住在一起的,甚至一個臥室里會住到七八個人。
這在咱們中國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因為每個人都想擁有屬于自己的空間。所以,這一點是我一直沒法適應的。
沙塔吉和丈母娘都很顧及我的感受,結婚后,丈母娘主動搬到了一個小臥室里面住,沒有跟我們住在一個房間。這一點讓我感受到她們對不同文化和生活習慣的接納和包容,我心里還挺感動的。
其實,在我剛到巴基斯坦的第一時間就感受到了這里對中國人的友好。在巴基斯坦機場,有一條中國人專用通道,憑借護照就可以一路綠燈通行。
所有的工作人員看到我都會非常禮貌地微笑,還主動幫我拿行李,這些行為讓我非常溫暖,心里的緊張和恐懼緩解了很多。
(巴基斯坦機場有中國人專用通道)
后來,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能經常感受到來自巴基斯坦人民的關心和偏愛。之所以說是偏愛,是因為在巴基斯塔人民眼里,中國人就像他們的親人一樣。
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是如此,他們對待自己的親人有多熱情,對中國人就有多真誠。
我記得有一次,到街上去買餅吃。老板看見我是中國人,就拿了一個最大的餅給我,而且還不要錢。
我感覺特別不好意思,就跟他說:“您要是不要錢,我就不要您的餅了。”當時那個老板還生氣了,說我要是給錢,就是不把他當兄弟看。
他還說,所有的中國人到店里買餅,都是不要錢的。我當時既感動又有點不知所措,因為他也要是靠這個餅攤養家,對于中國人,他從來都不收錢,這分明就是把我們當成了他的家人。
(有這種“優待”中國人標識的店鋪在巴基斯坦非常普遍)
除了做生意的老板,很多巴基斯坦人對中國人都很熱情,哪怕是素不相識的人,看見我也會熱情的跟我打招呼、擁抱,請我喝奶茶。
剛開始我很不習慣,加上我本身又是一個比較靦腆的人,不知道該怎么回應他們的這份熱情,有時候會覺得特別尷尬。
當我了解這邊的文化和風俗后,我才學會坦然接受他們的邀請并給予同樣真誠的回應。
在這里生活得越久,就越能體會到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人的尊重和愛戴,這種待遇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很少見的。
其實,不光是普通的大眾,巴基斯坦的政府工作人員對中國人也同樣重視和厚愛。
(巴基斯坦的高速公路中國人是免費通行的)
有一次我開朋友的車去另外一個城市,經過巴基斯坦的高速收費站排隊繳費。輪到我的時候,收費員一看我是中國人,朝我豎起大拇指說:“中國朋友不收錢!然后直接抬桿讓我過去。”
我當時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那一刻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也因巴基斯坦從上到下對中國人的厚待而感動。
在日常生活中,每次遇到巴基斯坦警察,他們都會主動過來詢問我有沒有需要他們幫助和保護的,我說沒有,都挺好的。
他們會很開心地笑著說:“如果有需要的時候一定要跟他們說,保護好中國友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人真的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因為得到他們很多幫助和照顧,我每次在路上遇見乞討的殘疾人、流浪漢或者沒有勞動能力的小孩或者老人時我都會給他們一點錢。
不是施舍,而是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以內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以此來回報這個國家給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這是我準備帶安吉拉出去玩的照片)
所謂善行,無非就是一顆心溫暖另一顆心,一份愛傳遞給另一份愛,慢慢擴大,慢慢凝結,由一個點慢慢編織成一張超越文化和國度的網,讓愛蔓延之國界線之外,覆蓋兩國人民。
現在,因為疫情的原因,雕塑廠停產。由于長時間等不到復工的通知,為了維持生活,我會替一些工廠送貨、跑腿賺一些外快,沙塔吉也會做一些小買賣補貼家用。
業余時間,我會拍攝一些短視頻發到網上,分享我在巴基斯坦的生活和兩國之間不同的文化。
我拍短視頻的初衷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人在巴基斯坦的生活,了解真實的中巴友誼。所以,也很慶幸,有這么多朋友喜歡我的視頻,能用這樣的方式為大家傳遞一些異國文化我覺得特別有意義。
(看著可愛的安吉拉在一天天長大我感覺特別滿足和幸福)
巴基斯坦前總統拉菲克·塔拉爾形容中巴關系: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
正如他多年前所說的那樣,中巴「鐵如兄弟」的關系從71年前兩國建交開始,向來都是雙向奔赴,堅定不移。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都稱巴基斯坦為巴鐵的原因。
在巴基斯坦,我作為中國朋友享受了太多的優待和厚愛。
我不知道在別的國家的中國人都是什么感受,但是,在這里我從來沒有感受到為難、排擠和歧視。相反,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平等、尊重和擁護。
孟晚舟女士說:“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我認為,如果國與國之間可以叫兄弟,那么中巴永遠都會情同手足。
【口述 | 巴基斯坦阿陽】
【編輯 | 錢多多】
真實人物采訪: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真實人物采訪”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